Month: August 2020

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 全聯&7-11市佔率獨占鰲頭,高達63%及48% ? momo大成功!晉升台灣零售通路最強市佔成長品牌 ?藥妝藥局市佔領先集團快速成形中 「市佔率」在產業研究與投資評價領域中,是能夠決定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尤其在平台經濟、網絡經濟等商業模式中,更是判斷企業能否大規模成功的重要估值指標。近年以軟銀願景基金為首的眾多投資機構,就是秉持這樣的投資戰略,鼓勵旗下新創公司「燒錢搶市佔」,挹注高昂資金換取市佔優勢。 由於傳統零售通路的產業特性—高穩定度的低營業利益率,使得具市佔優勢的企業得以享有較高現金流量與規模經濟的相對優勢,在行銷折讓、採購議價、展店成本等各方面,都更有機會取勝競爭對手。此外,台灣零售通路企業已紛紛跨足電子商務、會員機制、門店物流寄取貨等「新網絡經濟」,市佔率、門店密集度、會員數將更加成為評估零售企業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台灣實體零售與電子商務產業經營數據,結合企業在台灣市場的年營收金額進行計算,定期發布主要次產業的市佔率英雄榜。此外,我們也結合市佔率變化與產業集中度等指標,綜整分析說明如下,做為深入觀測台灣零售產業的判讀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文章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綜合零售&電商產業地殼變動 2021/11/09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綜合零售及電商產業地殼變動 2021/11/09 【商業數據圖解】20%電商滲透率時代:2030台灣電商市場預想圖 2021/10/28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電商滲透率時代:2030台灣電商市場預想圖 2021/10/28 【關鍵排行圖解】2020台灣流通業「連鎖型企業」營收排行TOP 60 2021/10/22 2021【關鍵排行圖解】2020台灣流通業「連鎖型企業」營收排行TOP 60 2021/10/22

【商業數據解讀】台灣零售、電商市佔率英雄榜

3個你不可不知的台灣零售電商市佔小秘密: ?全聯&7-11市佔率獨占鰲頭,高達63%及48% ?momo大成功!晉升台灣零售通路最強市佔成長品牌 ?藥妝藥局市佔領先集團快速成形中 「市佔率」在產業研究與投資評價領域中,是能夠決定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尤其在平台經濟、網絡經濟等商業模式中,更是判斷企業能否大規模成功的重要估值指標。近年以軟銀願景基金為首的眾多投資機構,就是秉持這樣的投資戰略,鼓勵旗下新創公司「燒錢搶市佔」,挹注高昂資金換取市佔優勢。 由於傳統零售通路的產業特性—高穩定度的低營業利益率,使具市佔優勢的企業得以享有較高現金流量與規模經濟的相對優勢,在行銷折讓、採購議價、展店成本等各方面,都更有機會取勝競爭對手。此外,台灣零售通路企業已紛紛跨足電子商務、會員機制、門店物流寄取貨等「新網絡經濟」,市佔率、門店密集度、會員數將更加成為評估零售企業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台灣實體零售與電子商務產業經營數據,結合企業在台灣市場的年營收金額進行計算,定期發布主要次產業的市佔率英雄榜。此外,我們也結合市佔率變化與產業集中度等指標,綜整分析說明如下,做為夥伴們深入觀測台灣零售產業的判讀基礎。 獨佔鰲頭型賽道:超市、超商 獨佔鰲頭型的產業賽道中,龍頭企業市佔優勢顯著,與第2名競爭者拉開10%以上的市佔差距。台灣超市與超商產業即屬於此類型代表,其中又以全聯為首的超市業最為顯著。全聯實業近10年採用積極併購與快速展店的雙軌策略,市佔率得以大幅提升,自2017年的57.3%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62.6%。綿密通路網絡不僅為全聯鞏固了在民生通路競爭中的關鍵優勢,也使全聯成為台灣唯一市佔率過半的零售通路集團,打下了創造豐沛現金流量的營運基礎。 至於台灣發展已相當成熟的超商產業,則以7-11(統一超商)佔據絕對優勢的47.7%市佔率,且單店坪效也遠優於同業,主因之一即在於高市佔所賦予的成本結構優勢與市場支配力。不過全家超商近年市佔表現也快速攀升,自2017年20.5%攀升至2019年22.3%,展現出過人成長動能,同步帶動全家股價於近期超越統一超,創下掛牌以來收盤價歷史新高,成為台灣超商股王。 領先集團型賽道:百貨、量販、電商 領先集團型產業賽道的特色,在由少數2至3家企業佔據較高市場份額,形成領先集團間的劇烈競賽。例如量販業的COSTCO(好市多)、家樂福與大潤發,電商業的momo(富邦媒)與PChome(網路家庭),以及百貨業的新光三越、遠東百貨與SOGO(太平洋崇光百貨)。 量販業中的COSTCO及家樂福合計市佔率超過70%,強烈主宰台灣量販業的發展生態與競爭樣態。不過,相對於COSTCO近年市佔率微幅滑落,家樂福在推展新型態店的積極擴張下,市占率持續增長,加上今年度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將進一步鞏固在台灣零售通路中的市佔地位。 而電商產業的領先平台momo及PChome,2017年市佔率分別為19.7%與16.0%,以平分秋色的姿態分居1、2名。歷經3年市場競賽,momo市佔率已快速成長至24.9%,成為近3年台灣零售產業中市佔率擴張最快的企業,並與PChome逐步拉開差距。此外,電子商務同時也是台灣近3年產業集中度提升幅度最大的零售次產業,領先平台的競爭優勢正在快速浮現。 百貨業中,TOP 3品牌市佔率穩固,不過近3年均略有退縮。主因即在於多元新進競爭者的加入,例如鎖定獨特商品優勢而異軍突起的微風百貨、聚焦軌道經濟的CITYLINK、緊抓旅遊零售風潮而崛起的新型態outlet等。此外,百貨同時也是近3年台灣零售業中少數集中度降低的次產業,顯示雖做為傳統強勢實體通路,百貨業仍維持著高競爭強度,消費者在各百貨品牌間轉換壁壘偏低。 群雄割據型賽道:3C家電、家具家飾、藥妝藥局零售 形成群雄割據型競爭態勢主因,在於產業特性(不易複製擴張、傳統小型品牌林立等)或產業發展期間較短,因此尚未形成具顯著市占優勢的企業或品牌。此項賽道中,每家企業市佔率普遍未超過10%,例如3C家電零售、家具家飾零售以及藥妝藥局零售業。 其中3C家電及家具家飾零售業中,皆僅有一家主要企業市佔率在近3年均維持成長,分別為全國電子與無印良品。其中全國電子近年經營績效持續提升,成功反映在市佔率的提升上,並可望於今年取代燦坤,躍升為台灣3C通路市佔龍頭。 藥妝藥局產業方面,前3大市佔企業均為同屬藥妝美妝領域的屈臣氏、寶雅及康是美,緊追在後是藥品及醫療器材零售的的大樹藥局及杏一。台灣藥妝藥局業銷售額近10年來年均複合成長率達2.5%,在普遍陷入衰退的專賣零售業中,逆勢成長的發展態勢受到許多注目。不僅如此,在品牌發展成熟、連鎖企業加速展店、企業間併購風潮等因素帶動下,上述前5強企業近3年市佔率全數正向成長,正逐步茁壯成為台灣藥妝藥局業的領先集團。 *研究數據皆為企業或第三方研究機構公開資訊,經研究團隊程式爬取整理,部分企業因公開數據不足則未納入研究中。此外,若本業參雜過多非所屬零售通路營收來源,考量比較之合理性,則予以剔除,敬請讀者見諒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解讀】台灣零售、電商市佔率英雄榜 2020/08/26 【商業數據解讀】年度30強,誰是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2020/08/04 【產業競爭地圖】烽火漫天的台灣電商物流產業 2020/07/28 【商業數據解讀】2020台灣零售通路地殼變動 2020/07/14 【日本商業前線】日本超商的「日均10萬元」鐵壁 2020/07/08 【產業競爭地圖】台灣電商集團生活服務生態圈布局 2020/06/30

【產業競爭地圖】舌尖上的戰場:一張圖看懂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縱橫布局

2020年受到COVID-19疫情的衝擊,台灣連鎖餐飲業正歷經2001年後少見的大蕭條。第一季與第二季整體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分別衰退6.5%與9.4%,對於已連續18年正成長的台灣餐飲業而言,面前無疑是一場艱鉅而困窘的大型戰爭。 翻開台灣餐飲業編年史可以看到,1980年代麥當勞進入台灣市場後,餐飲產業迎來第一波國際連鎖化發展浪頭,外資品牌與資金湧入,快速將餐飲產業由散兵游勇的競爭局勢推進至強調規模、品質、標準化作業與連鎖經營的階段。在經過多年的積累後,2010年後王品、安心、瓦城等本土連鎖餐飲品牌陸續上市,品牌國際化、多元化、資本化、科技化速度加快,挾帶著第二波成長力道,台灣餐飲產業規模連續2年衝出兩位數的成長幅度,加上走勢相對穩定且高於零售業的營業利益率表現,被譽為餐飲新貴的品牌族群成為在資本市場與商業競爭中備受矚目的民生通路類別。 即使是在進入高齡少子化社會後,由於兼具做為生活小確幸與符合民生剛需的特性,台灣餐飲業近三年仍舊穩定維持在3%左右的成長幅度,加上就業勞動條件改善、科技應用比例提升、二代企業主接班等趨勢帶動,吸引年輕菁英投入,產業逐步由量的擴張轉進質的變革,希望能夠更好的滿足「國民的胃」。 不過,2020年面對飛箭如蝗的疫情衝擊,民眾急遽縮減在外用餐比例,使2-4月餐飲業營收不斷下探,業績陷入17-23%不等的大幅度縮減,雖然5月後營業表現略有回升,但與前兩年相較仍舊處於衰退。大型危機過後,橫亙在餐飲業者面前的是高強度的經營挑戰與難以預測的未來,全面檢驗著企業的財務穩健度、門店經營效率、危機應對能力、品質掌控與品牌價值等重要指標。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台灣餐飲集團的營運模式與布局表現,以做為審度企業渡過危機的評估基準,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台灣連鎖餐飲集團數據,繪製前10大連鎖餐飲集團競爭地圖,並以連鎖餐飲業投資價值評估中的單店模型、連鎖複製模型、以及多品牌延伸模型進行分點說明,做為協助讀者掌握洞悉各集團布局策略的輔助觀點。 單店模型:鼎泰豐、亞洲藏壽司應用單一店型創造優異坪效 單店模型為連鎖企業重要的價值評估基礎,也就是藉由平均單店的營運成果洞悉該事業體的成本收益、選址成效、以及經營費用等關鍵指標,成功的單店營運模型也是品牌進行後續連鎖化擴張的基石。綜觀台灣餐飲產業,以鼎泰豐應用單一品牌店型創造出新台幣36.7億元年營收、254.6萬坪效(每年每坪營收)的亮眼表現,成為台灣最成功的連鎖餐飲業單店模型代表,其強大的核心品牌價值與優異的單店營運績效一直以來都受到相當高度的矚目與討論。 此外,2014年來台布局的亞洲藏壽司,汲取日本母公司長年以來的店鋪營運經驗與商品開發優勢做為護城河,雖然年營收僅達新台幣19.3億元,但卻擁有相當優異的單店模型,坪效高達新台幣133.8萬元,成功打造出擴大連鎖經營的穩健基礎。目前亞洲藏壽司在台店數約27家,後續將以每年5~10家的速度進行展店,應用積極展店投資策略確保長期利益持續成長。 亞洲藏壽司預估台灣店鋪數將超過50家,並規劃以台灣為總部,3年內插旗中國大陸、東南亞等亞洲市場,總計展店200家,立基於成功的單店模型持續長期擴張的經營策略相當鮮明。而台灣本土的王品集團、瓦城泰統也都已建立卓越的單店模型與營運SOP,坪效都在新台幣60萬元以上,遠高於台灣餐飲業其他競爭對手。 連鎖複製模型:鼎泰豐、王品集團展現國際化展店能量 如何延續單店模型的成功方程式,關鍵在於企業是否具備連鎖化擴張經營的複製能力,能夠將單一店鋪的經營成果複製到全市場。台灣連鎖餐飲產業在2000年後進入國際化展店的飛躍性擴張競賽,許多餐飲集團均展現出強勢積極的多國市場拓展能力,以此突破台灣淺碟型內需規模上限的瓶頸,將海外消費力道納入成為支撐營收再度成長的基礎,餐飲業也成為引領台灣服務業態海外輸出的重要箭頭。 例如鼎泰豐以在台灣取得優異績效的單一店型為基礎,陸續擴張至海外22國市場,合計境外展店達153家,成為台灣餐廳店型的海外展店王;而居次的則是王品集團,不過與鼎泰豐單一店型、多元市場的海外戰略不同,王品海外擴張策略鎖定中國大陸單一市場,且陸續開展出超過10項品牌合計142家店,當中除了王品與西堤外,其他品牌均是針對中國消費特性開發出的全新店型,與台灣母公司的品牌組合大相逕庭。 不過,聚焦單一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成為隱憂,2019年開始中國大陸內需消費逐步降溫、本土品牌競爭加劇,加上疫情蔓延影響,使不少西進的台灣餐飲業者經營表現受到嚴重影響。此外,台灣知名手搖飲品牌日出茶太母公司六角國際、85度C母公司美食達人、以及水餃鍋貼龍頭業者八方雲集,同樣也在海外布局上持續耕耘,海外市場占全集團營收貢獻度普遍超過25%。 多品牌延伸模型:縱深作戰與橫跨作戰的策略展現 企業建立起連鎖化擴張與國際化拓展能力後,部分連鎖餐飲集團選擇更進一步採取多品牌延伸模型,一舉突破單一市場天花板。觀察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的多品牌模型脈絡,可以歸納出縱深作戰與橫跨作戰兩項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縱深作戰的具體展現為以核心品牌為共同特色進行市場垂直擴張,例如瓦城泰統以東方料理做為旗下各品牌的共同基礎形象,再開展出不同類型的品牌以涵蓋市場高中低價位,包括瓦城、非常泰、大心、1010湘、月月泰BBQ等,也因為跨品牌料理菜系的高度統合,在食材採購、烹調工序、人員教育訓練方面,都能夠採用高度標準化作業流程,例如瓦城引以為傲的爐炒廚房系統,就是以高標準化的SOP為特色。 橫跨作戰則是鎖定具消費潛力的客層群,在相近的消費價位上推出高度多樣化的品牌選擇,以搶佔市場份額。典型的代表企業為在台灣市場開展出20項營運品牌的王品集團,旗下品牌特色囊括西式牛排、中式麵點到日式火鍋,種類相當豐富;此外,六角國際也由連鎖手搖飲出發,擴張至日式快餐、蛋糕烘培及麵食料理等餐食領域,以觸及更多的消費者。 在橫跨作戰的模式下,餐飲集團總部成為品牌投資組合的操盤軍師,以營運數據為判斷基礎的多品牌配置策略,加快旗下餐飲品牌迭代轉換速度,例如王品近年已陸續淘汰乍牛、樂越、酷必、義塔、舒果等經營表現疲弱的品牌,同時推出新的品牌入市;六角也著手將經營較差的餃子王將門市改裝為太陽番茄拉麵。不難看出,橫跨作戰的品牌延伸模型正是台灣餐飲品牌新陳代謝速度日益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舌尖上的戰場:後疫情時代下的台灣連鎖餐飲產業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在經過多年的累積後,台灣餐飲集團已相當成熟,並且發展出各具姿態的經營類型。回過頭來檢視這波疫情對於餐飲產業的影響,雖然與海外其他國家相較,台灣市場受影響的幅度較低,但若以更長遠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消費模式與特徵、或是外在的經營環境及產業生態圈,都正在迎來大幅度的轉變。 而這波高強度的壓力測試也成為業者重新檢視做為基石的單店模型與基礎經營體質的契機,建構具備穩定獲益能力與經營護城河的單店模型,降低資金斷鏈風險並提高全集團風險抵禦能力,成為評估品牌經營強韌度的重要關鍵。此外,受到疫情影響後的消費模式正成為新常態,除了傳統的到店消費模式外,開發自有商品、搭配外送服務、跨足線上銷售等多元化營收來源的做法,也是在後疫情消費市場中能夠協助品牌維持穩定營收與站穩防守姿態的重要策略。 最後,以疫情影響相當嚴峻的日本餐飲市場來看,由於受到地方政府要求外出自肅的影響,截至7月底為止,日本100家主要上市餐飲企業關閉門市已達1,200家,甚至有業者認為日本餐飲業已面臨全盤崩壞的局面,且越是高單價、高成本的餐廳品牌受創越深。相反地,滿足民生必需的食堂快餐類店家、以及外帶型的連鎖速食類品牌,對於疫情的抵禦能力則相對穩健。換言之,或許分散化品牌定位、鎖定各類型餐食需求的多元品牌組合將成為疫情後餐飲產業另一條可行的發展道路。 *研究數據皆為企業自身或第三方研究機構公開資訊,經研究團隊應用程式爬取整理。部分知名企業因公開數據不足故未納入榜中,如麥當勞、肯德基等。此外,若本業參雜過多非連鎖通路營收來源,考量比較之合理性,則予以剔除,敬請讀者見諒。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產業競爭地圖】舌尖上的戰場:一張圖看懂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縱橫布局 2020/08/18 【商業數據解讀】年度30強,誰是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2020/08/04 【產業競爭地圖】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2020/06/10 【商業數據解讀】2020年Q1台灣內需服務業壓力測試成績單 2020/05/28 【產業投資評價】2020上櫃餐飲新星:亞洲藏壽司 2020/05/06 【商業數據解讀】疫情導致台灣內需服務業冰火兩極 2020/04/23

舌尖上的戰場:一張圖看懂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縱橫布局

3個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縱橫布局」新情報news! ? 疫情打破台灣餐飲業連續18年正成長黃金傳說 ? 鼎泰豐、亞洲藏壽司以單一店型創造台灣餐飲業最佳坪效 ? 鼎泰豐、王品集團榮登餐廳店型海外展店王 ,坐擁140家門店 2020年受到COVID-19疫情的衝擊,台灣連鎖餐飲業正歷經2001年後少見的大蕭條。第一季與第二季整體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分別衰退6.5%與9.4%,對於已連續18年正成長的台灣餐飲業而言,面前無疑是一場艱鉅而困窘的大型戰爭。 2020年面對飛箭如蝗的疫情衝擊,民眾急遽縮減在外用餐比例,使2-4月餐飲業營收不斷下探,業績陷入17-23%不等的大幅度縮減,雖然5月後營業表現略有回升,但與前兩年相較仍舊處於衰退。大型危機過後,橫亙在餐飲業者面前的是高強度的經營挑戰與難以預測的未來,全面檢驗企業的財務穩健度、門店經營效率、危機應對能力、品質掌控與品牌價值等重要指標。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台灣餐飲集團的營運模式與布局表現,以做為審度企業渡過危機的評估基準,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台灣連鎖餐飲集團數據,繪製前10大連鎖餐飲集團競爭地圖,並以連鎖餐飲業投資價值評估中的單店模型、連鎖複製模型、以及多品牌延伸模型進行分點說明,做為掌握洞悉各集團布局策略的輔助觀點。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文章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OMO電商全通路」產業地圖 2021/10/19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2021/09/28 【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消費&生活商品TOP 20銷售變化排名 2021/09/24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消費&生活商品TOP 20銷售變化排名 2021/09/24 【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名 2021/09/11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名 2021/09/11

【商業數據解讀】年度30強,誰是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3個你不可不知的台灣連鎖企業坪效小秘密: ?鼎泰豐一騎絕塵,榮登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COSTCO、7-11、全聯分列綜合零售通路坪效前3強 ?藥妝藥局為台灣高坪效優等生行業 「坪效」是實體通路有別於其他行業別最特殊的經營指標,也是攸關連鎖企業經營績效的關鍵數據。在全球實體消費市場遭逢疫情衝擊以及電子商務爆發性成長的當下,觀測各類型實體通路企業的坪效指標,不僅可做為企業經營健全強度的分析與衡量基準,也能夠為疫情後台灣實體通路的變革思維帶來一些線索。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2019年台灣連鎖實體通路企業的全年營收、店鋪數量、營運坪數等數據,彙整成為連鎖企業坪效指標,並羅列前30強企業名單供讀者參考。從名單中可以看出,餐飲業為進榜家數最多的產業別,且當中涵蓋餐館、中式速食、日式速食、西式速食、咖啡飲料店等各種類型,而台灣餐飲業知名品牌鼎泰豐的坪效表現更是大幅領先,穩坐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的制霸地位。 至於零售業當中,則以藥妝藥局業態的普遍坪效表現最佳,包括三商集團與日本住友商社合資成立的三友藥妝(Tomod’s)、統一流通次集團旗下康是美、大樹連鎖藥局、以及杏一醫療用品,坪效介於每年58至97萬元間,均成功進入台灣連鎖企業高坪效前段班;而量販、超商及超市業態毫無意外地由好市多(COSTCO)、統一超商(7-11)與全聯超市領軍,分列台灣綜合零售通路坪效前3強。3C家電用品零售領域則以近年專注耕耘中小型社區店、並全力新增第二品牌Digital City門市的全國電子表現最佳,不僅取得傲視同業的坪效成果,2020上半年合併營收也獲得顯著成長,躍升為3C通路龍頭。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坪效成果與各企業具體策略及動向對照,可以觀察到更鮮明的產業趨勢及營運脈絡。列出以下4點,歡迎大家共同討論: 高獨特性與識別度,明星企業衝破坪效天花板 台灣服務產業中有少數明星級連鎖企業,憑藉著具高獨特性與識別度的商品結構與經營策略,成功打造出高坪效優勢的競爭護城河,例如位居坪效榜第1與第2名的鼎泰豐與好市多,長期創造出遠高於同業平均水準的坪效表現,成為該產業領域中的經典案例。 其中台灣餐飲傳奇品牌鼎泰豐以細緻嚴謹的標準化流程制度著稱,將麵點餐食做到極致的品牌定位明確,在食材選用與製作工法上極其精緻細膩,加上以高達56%的人事成本養成優異的內外場服務人員,成功孕育出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高黏著度與認同度,因此在定價上具有更大空間,奠定了門店高坪效的優勢基礎。而採取獨特會員制的好市多,則是應用鮮明的批發價格優勢、以及大量的獨家販售與PB商品成功樹立起極高的品牌獨特性,近年好市多跨足線上銷售也取得成功,豐厚的會員費用收入疊加持續攀升的商品銷售金額,使好市多坪效成為台灣零售業之首,不僅遠遠超過同業,坪效甚至高過美國好市多。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則是坪效表現高居第3的「亞洲藏壽司」。造就高坪效的主因之一在於迴轉壽司業態本身的特性與優勢,入座即食的消費模式大幅削減了因烹調料理與送餐延遲導致的時間損失與錯誤率,且由於不需送餐動線,因此能夠安排密集度更高的座位配置,加上客單價與同業相較具備一定水準,共同形成了迴轉壽司業態較一般餐飲品牌更高的坪效優勢。此外,亞洲藏壽司在台灣市場因同時具備日本知名迴轉壽司品牌來台的話題加持,帶動大規模排隊人潮,也是墊高品牌坪效的關鍵原因。 連鎖集團跨業態布局,成功複製高坪效通路體系 台灣大型生活通路集團跨業態布局的策略做法正大步走向成熟,在各領域中均展現出亮眼的經營績效。例如做為台灣消費佈局最完整的代表,統一流通次集團無疑是極具代表性的標竿。統一集團旗下生活布局涵蓋零售、電商、餐飲、支付、宅配以及觀光等多元服務,不僅成為支撐民眾生活的基礎設施,也成功應用連鎖生活品牌經營的專業知識KNOW-HOW與跨業整合規模優勢,快速複製出橫跨多元業態的高坪效通路體系。旗下康是美(藥妝)、7-11(超商)、星巴克(餐飲)全數進入高坪效前20強名單,康是美與7-11更是在各自次產業領域中成為遙遙領先的高坪效優等生。 除了統一集團外,高坪效30強中的全家便利商店同樣擁有耕耘已久的餐飲布局,而三商集團則是具備橫跨餐飲與零售多品牌的扎實營運經驗,均為連鎖集團跨業態布局的經典代表。由於大型生活通路集團擁有難以複製的連鎖經營知識等無形優勢,以及餐飲零售產業在採購與物流方面亟需的規模經濟與議價能力,加上貫穿全集團的共通會員機制、跨通路交叉銷售服務等多元策略操作,在面對消費者時自然能夠有更加豐富的策略展現,而相對低成本、高回報的經營基礎,具體即反映在優異的坪效表現上,也是大型集團近幾年布局的關鍵。 「外用市場」成為連鎖餐飲通路下一個關鍵戰場 跨足外送與開展以外帶為主的中小型店為台灣餐飲業近年提升坪效的關鍵策略之一,尤其龐大的「外用商機」在後疫情消費時代中更加受到重視。例如瓦城集團2018年開始陸續推出「瓦城Express」、「大心 Express」等特殊店型,銷售製作快速省時、便於外帶的料理,除了積極與第三方外帶平台合作外,2020年進一步推出自有LINE線上點餐外帶平台「點來速」,搭配多款個人餐盒強勢進軍外帶與外送市場。根據瓦城統計,「點來速」服務上線1個月內即衝出超過2,600筆訂單,不難看出外送市場正成為內用規模低迷的環境下,鞏固集團營收的重要基礎。 同樣地,鼎泰豐也在2019年正式跨足外送服務,一方面彌補2018年以來略為下滑的門店來客數,另一方面也藉由日均超過1,000份、且擁有較高客單價(約700-800元)的外送訂單締造營收再度突圍成長的契機。而王品集團也在今年宣布將旗下17個品牌、155家店同步啟動外送服務,有鑑於外送平台業績占比已超過15%,因此王品目標將280間門店全面上線,甚至締造出Uber Eats台灣團隊與餐飲集團配合以來,投入最多門市、上架最多菜色的紀錄。此外,全家國際餐飲積極擴展外帶為主的bb.q CHICKEN品牌、天仁集團持續布局小坪數外帶店型喫茶趣ToGo等,也都是走在相同的策略脈絡上。 不難看出,擴張外帶外送業務以爭奪不斷擴大的外用市場,正成為台灣連鎖餐飲通路下一個關鍵戰場。由於外用訂單具有能夠在既有門店空間上,疊加較低成本即履行完成的優勢特性,加上需求規模翻漲幅度驚人,因此即便面臨外送平台手續費居高不下的挑戰,不少餐飲企業仍舊積極投入,也成為餐飲品牌衝高坪效表現的重要關鍵。 藥妝藥局緊抓消費趨勢,成為台灣高坪效優等生行業 進一步觀測坪效前30強企業名單可以看出,藥妝藥局為台灣零售業進入前段班家數最多的次產業別。藥妝藥局業銷售額近10年來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2.5%,在普遍陷入衰退的台灣專賣零售業領域中,以逆勢成長的發展態勢受到相當多的注目。藥妝藥局產業近年活力相當豐沛,不僅有多項大規模企業併購事件陸續發生,外資(以日商為主)切入的腳步也持續加快,為台灣市場帶來許多創新的服務模式。具豐富資本、經驗、與門市網絡優勢的大型連鎖集團在產業中的重要性快速攀升,加上部分醫藥、醫材用品具不可在網路銷售的特殊限制,以及推動在地養老照護與分級醫療的政策方向,都是帶動藥妝藥局業實體門市坪效提升的原因。 不僅如此,以美妝、醫材、藥品等本業為核心,台灣藥妝藥局連鎖企業近年在商品結構與附加服務開發上也不斷大舉擴張,強調緊貼消費者/企業全生命週期與多元情境的需求,提供從日用雜貨、食品點心等日常必需品項,到居家保健、醫藥美容、專業用藥諮詢、心理諮商、甚至是醫院商場規劃管理的完整解決方案。跟隨人口結構、消費趨勢變化,藥妝藥局企業持續開發出新的營運模式與自有品牌商品,例如大樹藥局與全家便利商店及家樂福的複合店態、康是美持續推陳出新的PB商品、杏一積極布局的線上銷售平台、以及三友藥妝豐富的獨家進口商品組合等。 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藥妝藥局產業在經過多年的演化後,已然孕育出創新的生活消費支援服務業態與供應鏈運銷生態圈,加上商品銷售/服務提供與實體門市高度關聯的特性,成功帶動多家藥妝藥局企業集體晉升高坪效優等生。 *研究數據皆為企業自身或第三方研究機構公開資訊,經研究團隊應用程式爬取整理。部分知名企業因公開數據不足故未納入榜中,如麥當勞、肯德基、屈臣氏等。此外,若本業參雜過多非連鎖通路營收來源,考量比較之合理性,則予以剔除,敬請讀者見諒。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解讀】年度30強,誰是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2020/08/04 【商業數據解讀】2020台灣零售通路地殼變動 2020/07/14 【日本商業前線】日本超商的「日均10萬元」鐵壁 2020/07/08 【產業競爭地圖】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2020/06/10 【商業數據解讀】2020年Q1台灣民生消費品銷售成績單 2020/06/02 【商業數據解讀】疫情下日本民生消費品銷售成績單 2020/06/02

年度30強,誰是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3個台灣「連鎖企業坪效」新情報news! ? 鼎泰豐一騎絕塵,榮登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 COSTCO、7-11、全聯分列綜合零售通路坪效前3強 ?藥妝藥局為台灣高坪效優等生行業 「坪效」是實體通路有別於其他行業別最特殊的經營指標,也是攸關連鎖企業經營績效的關鍵數據。在全球實體消費市場遭逢疫情衝擊以及電子商務爆發性成長的當下,觀測各類型實體通路企業的坪效指標,不僅可做為企業經營健全強度的分析與衡量基準,也能夠為疫情後台灣實體通路的變革思維帶來一些線索。 未來流通研究所抓取2019年台灣連鎖實體通路企業的全年營收、店鋪數量、營運坪數等數據,彙整成為連鎖企業坪效指標,並羅列前30強企業名單供讀者參考。從名單中可以看出,餐飲業為進榜家數最多的產業別,且當中涵蓋餐館、中式速食、日式速食、西式速食、咖啡店、飲料店等各種類型,而台灣餐飲業知名品牌鼎泰豐的坪效表現更是大幅領先,穩坐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至於零售業當中,則以藥妝藥局業態的普遍坪效表現最佳,包括三商集團與日本住友商社合資成立的三友藥妝(Tomod’s)、統一流通次集團旗下康是美、大樹連鎖藥局、以及杏一醫療用品,坪效介於每年58至97萬元間,均成功進入台灣連鎖企業高坪效前段班;而量販、超商及超市業態毫無意外地由好市多(COSTCO)、統一超商(7-11)與全聯超市領軍,分列台灣綜合零售通路坪效前3強。3C家電用品零售領域則以近年專注耕耘中小型社區店、並全力新增第二品牌Digital City門市的全國電子表現最佳,不僅取得傲視同業的坪效成果,2020上半年合併營收也獲得顯著成長,躍升為3C通路龍頭。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坪效成果與各企業具體策略及動向對照,提出4點關鍵情報,可以觀察到更鮮明的產業趨勢及營運脈絡。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文章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2020【商業數據圖解】年度30強,誰是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王 2020/10/29 2020【商業數據圖解】亞洲兩大餐飲IPO市場:台日連鎖餐飲獲利能力PK 2020/10/29 2020【產業地圖圖解】舌尖上的戰場:一張圖看懂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縱橫布局 2020/10/28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日本零售&電商企業獲利能力PK 2020/10/20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連鎖餐飲&觀光旅遊市佔率英雄榜 2020/10/15 【商業數據圖解】亞洲兩大餐飲IPO市場:台日連鎖餐飲獲利能力PK 2020/10/07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