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February 20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4個「台灣零售&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關鍵情報: 💡 第一象限:汽車零售、自動販賣機、烘焙零售、寵物&用品零售、超市、超商、電商等業別中短期增幅皆優於零售業均值 💡 第二象限:家具專賣、免稅商店、消費合作社疫情後短期成長強勁,家具專賣零售業2024年增長14.4%表現亮眼 💡 第三象限:服飾專賣、3C家電專賣零售業強化網路銷售布局帶動營運回穩,汽車百貨、運動/戶外用品業面臨轉型挑戰 💡 第四象限:百貨公司、TV購物/直銷、中西藥零售業疫情前穩健擴張,2024年疫情後成長表現回落 2024年台灣整體零售產業規模創下新台幣4兆8530億元新高,不僅為最具規模的流通服務業別,亦為覆蓋次產業別範圍最廣、服務樣貌最多元的產業型態。2024年疫情對終端消費市場影響明顯轉趨淡化,多數零售&電商次產業別恢復至長期產業發展路徑,也使2024年成為重新觀察高齡化社會下消費性產業長期趨勢的關鍵時點。為避開疫情所導致的數據波動影響,本次調查以疫情前5年中期變化數據(2014-2019年各業別CAGR)與2024年疫情影響淡化後的短期變化數據(2024單年度變化率)做為評估指標,藉由雙軸分析呈現各零售業別在未受疫情影響前以及疫情後的產業成長定位。此外,做為最貼近消費者的產業型態之一,零售產業不僅直接反映出終端市場需求變動,亦為驅動民間消費擴張的重要引擎,長期以來均為內需消費晴雨指標,因此本次調查以整體零售業平均數值做為象限原點,藉以衡量在商品銷售市場中各業別的相對變化。 本次調查業別中,位於第一象限的汽車零售、自動販賣機、烘焙零售、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寵物&用品零售、電子商務等業別,不僅疫情前中期(2014-2019)年化成長率優於整體零售業水準,在穿越疫情影響週期後仍能夠維持高於產業均值的亮眼成長表現,顯示上述業別具備相對穩健的短中期營運動能與市場基礎,也展現出強韌的景氣抵禦能力,為台灣商品消費市場中最具備Alpha(α)成長特質的代表性零售業別。坐落於第二象限的家具專賣零售、免稅商店、消費合作社等業別,雖然中期成長動能平緩,但2024年短期產業規模增速提升,反映出上述業別於疫情後重新獲得加速成長動能。例如家具專賣零售業受惠於住宅小型化/小家庭化推動具高機能性與收納性的家具需求增長等因素推動,2024年產業年增幅達14.4%;消費合作社產業則掌握生鮮線上銷售發展契機,積極投入電商營運、自有品牌開發、當日配送等新型態服務,成功為產業創造出再次成長突圍的契機。 第三象限業別可概略劃分為「產業型態轉變」以及「陷入顯著衰退」兩項產業走勢。其中服飾專賣、3C家電專賣、居家修繕用品專賣等業別雖然中期CAGR變化幅度平緩甚至陷入衰退,但在業者近年強化網路銷售布局的共通性經營戰略推進下,2024年迎來較顯著回升。例如服飾專賣業網路銷售佔比自2019年的6.6%增至2024年達9.1%、3C家電專賣業同樣自6.2%增至8.7%等。不過,第三象限中部份產業型態短中期成長幅度均低於整體零售業平均水準,顯示產業持續面臨轉型挑戰。例如汽車零配件百貨零售、運動&戶外用品零售、文教育樂用品零售等業別,2014-2019年疫情前中期年化成長率呈現負值,疫情後短期產業規模亦陷入衰退,雖然部分係受到疫情期間形成的較高基期回落影響,但仍舊反映出上述業別近年因海外商品來台展開低價競爭、不同類型通路採高折扣戰略跨界競爭等因素導致產品銷售單位價格下滑、業者間競爭強度持續攀升的嚴峻營運挑戰。 本次調查中,第四象限業別包含百貨公司、TV購物/直銷以及中西藥局專賣零售業。上述業別2014-2019年中期年化成長率普遍具備優於整體零售產業的亮眼表現,但2024年產業短期變化幅度受疫情期間基期墊高與疫情後民眾消費模式轉變等因素影響,出現較顯著的增幅回落與規模衰退。例如百貨公司業受民眾出國旅遊與購物熱潮所形成的消費排擠效果影響,2024年產業規模年增幅降至1.2%;電視購物/直銷等業別受有線電視用戶規模縮減與產業EC化趨勢影響,產業短期成長幅度衰退3.5%;西藥零售業則在2022及2023連續兩年增長逾11%的高基期上出現約4.1%的下滑,反映出疫情紅利式微後、產業重回長期發展路徑的明確趨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主要零售&電商各次產業別,以2014-2019年間中期產業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結合2024單年度短期成長率(推估)進行雙軸矩陣分析,並以整體零售業平均數值做為象限原點,藉以評估在商品銷售內需消費市場中各零售業別的中短期發展走勢與成長力道,做為2025年產業趨勢回顧與展望之基礎。 本篇為會員限定文章,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2024【產業地圖圖解】2024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地殼變動:電商登頂 2024【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業「數位行銷軍火庫」產業地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電商產業的二次革命:2030台灣「電商產業」板塊變化與市場預測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與全球主要市場「電商滲透率」趨勢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2025【Key Data Diagram】Review & Outlook on Trends in Taiwan’s Retail & EC Industries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2/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三分天下、江山重組 2024/12/17

台灣「零售與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4個「台灣零售&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關鍵情報: 💡 第一象限:汽車零售、自動販賣機、烘焙零售、寵物&用品零售、超市、超商、電商等業別中短期增幅皆優於零售業均值 💡 第二象限:家具專賣、免稅商店、消費合作社疫情後短期成長強勁,家具專賣零售業2024年增長14.4%表現亮眼 💡 第三象限:服飾專賣、3C家電專賣零售業強化網路銷售布局帶動營運回穩,汽車百貨、運動/戶外用品業面臨轉型挑戰 💡 第四象限:百貨公司、TV購物/直銷、中西藥零售業疫情前穩健擴張,2024年疫情後成長表現回落 2024年台灣整體零售產業規模創下新台幣4兆8530億元新高,不僅為最具規模的流通服務業別,亦為覆蓋次產業別範圍最廣、服務樣貌最多元的產業型態。2024年疫情對終端消費市場影響明顯轉趨淡化,多數零售&電商次產業別恢復至長期產業發展路徑,也使2024年成為重新觀察高齡化社會下消費性產業長期趨勢的關鍵時點。為避開疫情所導致的數據波動影響,本次調查以疫情前5年中期變化數據(2014-2019年各業別CAGR)與2024年疫情影響淡化後的短期變化數據(2024單年度變化率)做為評估指標,藉由雙軸分析呈現各零售業別在未受疫情影響前以及疫情後的產業成長定位。此外,做為最貼近消費者的產業型態之一,零售產業不僅直接反映出終端市場需求變動,亦為驅動民間消費擴張的重要引擎,長期以來均為內需消費晴雨指標,因此本次調查以整體零售業平均數值做為象限原點,藉以衡量在商品銷售市場中各業別的相對變化。 本次調查業別中,位於第一象限的汽車零售、自動販賣機、烘焙零售、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寵物&用品零售、電子商務等業別,不僅疫情前中期(2014-2019)年化成長率優於整體零售業水準,在穿越疫情影響週期後仍能夠維持高於產業均值的亮眼成長表現,顯示上述業別具備相對穩健的短中期營運動能與市場基礎,也展現出強韌的景氣抵禦能力,為台灣商品消費市場中最具備Alpha(α)成長特質的代表性零售業別。坐落於第二象限的家具專賣零售、免稅商店、消費合作社等業別,雖然中期成長動能平緩,但2024年短期產業規模增速提升,反映出上述業別於疫情後重新獲得加速成長動能。例如家具專賣零售業受惠於住宅小型化/小家庭化推動具高機能性與收納性的家具需求增長等因素推動,2024年產業年增幅達14.4%;消費合作社產業則掌握生鮮線上銷售發展契機,積極投入電商營運、自有品牌開發、當日配送等新型態服務,成功為產業創造出再次成長突圍的契機。 第三象限業別可概略劃分為「產業型態轉變」以及「陷入顯著衰退」兩項產業走勢。其中服飾專賣、3C家電專賣、居家修繕用品專賣等業別雖然中期CAGR變化幅度平緩甚至陷入衰退,但在業者近年強化網路銷售布局的共通性經營戰略推進下,2024年迎來較顯著回升。例如服飾專賣業網路銷售佔比自2019年的6.6%增至2024年達9.1%、3C家電專賣業同樣自6.2%增至8.7%等。不過,第三象限中部份產業型態短中期成長幅度均低於整體零售業平均水準,顯示產業持續面臨轉型挑戰。例如汽車零配件百貨零售、運動&戶外用品零售、文教育樂用品零售等業別,2014-2019年疫情前中期年化成長率呈現負值,疫情後短期產業規模亦陷入衰退,雖然部分係受到疫情期間形成的較高基期回落影響,但仍舊反映出上述業別近年因海外商品來台展開低價競爭、不同類型通路採高折扣戰略跨界競爭等因素導致產品銷售單位價格下滑、業者間競爭強度持續攀升的嚴峻營運挑戰。 本次調查中,第四象限業別包含百貨公司、TV購物/直銷以及中西藥局專賣零售業。上述業別2014-2019年中期年化成長率普遍具備優於整體零售產業的亮眼表現,但2024年產業短期變化幅度受疫情期間基期墊高與疫情後民眾消費模式轉變等因素影響,出現較顯著的增幅回落與規模衰退。例如百貨公司業受民眾出國旅遊與購物熱潮所形成的消費排擠效果影響,2024年產業規模年增幅降至1.2%;電視購物/直銷等業別受有線電視用戶規模縮減與產業EC化趨勢影響,產業短期成長幅度衰退3.5%;西藥零售業則在2022及2023連續兩年增長逾11%的高基期上出現約4.1%的下滑,反映出疫情紅利式微後、產業重回長期發展路徑的明確趨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主要零售&電商各次產業別,以2014-2019年間中期產業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結合2024單年度短期成長率(推估)進行雙軸矩陣分析,並以整體零售業平均數值做為象限原點,藉以評估在商品銷售內需消費市場中各零售業別的中短期發展走勢與成長力道,做為2025年產業趨勢回顧與展望之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台灣「零售與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2/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關鍵情報: 💡批發零售&運輸倉儲業:2022年批發零售業外資投資額創歷史新高,美國為2024年零售&物流產業最大投資來源國 💡住宿餐飲&不動產業:2019年住宿餐飲業外資投資額創歷史新高,疫情後住宿餐飲&不動產業海外投資金額&件數陷入衰退 💡外資關鍵動向:外資增強對台批發零售業投資比例達34.5%,高於服務業均值7.8%,2024陸資流通服務業投資佔比降至1.5% 國際資本流動為全球化經濟系統運作的重要特徵,外資挹注帶來的資本累積有助於提升資本存量並帶動生產力與總體經濟成長,並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有利位置。因此,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金額長期以來均為評估國家經濟競爭力、產業景氣與市場穩定性的重要指標。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受到近期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運作以及各國政治局勢等外部因素影響,全球FDI走勢正處於關鍵轉折點。2024年全球FDI總額年減8%,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與持續的不確定性。做為開發中地區FDI最大接受區域的亞洲,2024年流入資金總額年減7%,其中中國FDI驟降29%,與2022年高峰期相較縮減差距達40%;印度與東南亞國家FDI則逆勢擴增,分別年增13%及2%。UNCTAD指出,受惠於融資環境改善及企業併購活動回溫,預估2025年全球FDI將呈現溫和成長。 觀察台灣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等主要流通服務業別、以及與商業景氣高度關聯的不動產業外資來台數據可以看到,批發零售業為台灣流通服務業中最大外資投入標的與海外企業尋求增長機會的重要領域,近10年每年均吸引超過7億美元外資挹注。2024年吸引僑外投資挹注總額達8.5億美元,其中美國為最大投資來源國,佔整體批發零售業僑外投資總額比例近40%,加勒比海英國屬地、新加坡、香港與日本分居第2至5位。近年較具代表性外資對台批發零售業投資案例包括新加坡商蝦皮購物2021年推出「蝦皮店到店」自有門市,截至2024下半年全台門市數量已超過1600家;美商COUPANG增資台灣酷澎經營電子商務服務並自行管理倉儲,2023-2024年間合計投資新台幣106.3億元;擁有UNIQLO、GU等品牌的迅銷集團、以及宜得利家居等日系知名零售集團亦持續擴大在台展店。 運輸倉儲業受產業屬性及法規限制等因素影響,為流通服務業中外資投資件數最低的產業型態。2024年僑外投資總額達5340萬美元。其中美國為最大投資來源國,佔整體僑外投資總額比例達43.2%,香港、日本及荷蘭分居第2至4位。近年較具代表性外資對台運輸倉儲業投資案例包括2024年日本三井物產宣布收購夏暉HAVI台灣與鴻進運輸全數股份;2025年日本佐川急便母公司SG控股宣布以9億美元收購鴻霖全球運輸,以強化國際物流業務並拓展海外市場等。 住宿餐飲業2024年僑外投資總額達3543萬美元,其中澳洲位居最大投資來源國,佔整體僑外投資總額比例達39.7%,其下依序為日本及香港。近年較具代表性的投資案例包括2014年來台展店的亞洲藏壽司,長期目標朝百店規模邁進;2017年來台營運的壽司郎,目前在台店數共49家,為壽司郎海外門店數最多的地區;以すき家為切入台灣市場先鋒的台灣善商於2014年來台,並於2016年進一步引進はま寿司品牌;飯店領域中則包括大倉久和、JR東日本、格拉斯麗、和苑三井、索拉利亞西鐵、相鐵飯店等品牌均已陸續來台營運。除日本外,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繼2021年併購迷客夏後,2025年再度以新台幣1.038億元取得雙月食品社70%的股份。四季酒店等知名連鎖飯店品牌亦陸續宣布來台營運。 此外,2024年陸資對台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業合計投資金額年減7.4%至1434.8萬美元,為2020年後連續第5年下滑,與本次調查期間內2015年1.7億美元的高點存在顯著差距。2024年陸資佔整體外資(僑外資+陸資)對台主要流通服務業投資總額比例達1.5%,同樣與調查期間內2014年13.7%的高點存在較大差距,反映出陸資近年對台流通服務業投資佔比快速滑落的明確走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近十年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關鍵數據進行分析,涵蓋僑外資與陸資來台投資金額&案件數變化趨勢、投資來源國結構、外資來台營運成果等指標,並彙整近年較具代表性之外資來台案例,應用具體數據及產業動向勾勒出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實際風貌。 本篇為會員限定文章,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物流與交通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第三方(3PL)汽車貨運產業」關鍵數據解析 2024【產業地圖圖解】2024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地殼變動:電商登頂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電商產業的二次革命:2030台灣「電商產業」板塊變化與市場預測 2024【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餐飲OMO」產業地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海外投資」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Key Data Diagram】Analysis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 Taiwan’s Distribution Indust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1/14 【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物流與交通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貨運高點回落 2024/12/24

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關鍵情報: 💡批發零售&運輸倉儲業:2022年批發零售業外資投資額創歷史新高,美國為2024年零售&物流產業最大投資來源國 💡住宿餐飲&不動產業:2019年住宿餐飲業外資投資額創歷史新高,疫情後住宿餐飲&不動產業海外投資金額&件數陷入衰退 💡外資關鍵動向:外資增強對台批發零售業投資比例達34.5%,高於服務業均值7.8%,2024陸資流通服務業投資佔比降至1.5% 國際資本流動為全球化經濟系統運作的重要特徵,外資挹注帶來的資本累積有助於提升資本存量並帶動生產力與總體經濟成長,並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有利位置。因此,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金額長期以來均為評估國家經濟競爭力、產業景氣與市場穩定性的重要指標。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受到近期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運作以及各國政治局勢等外部因素影響,全球FDI走勢正處於關鍵轉折點。2024年全球FDI總額年減8%,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與持續的不確定性。做為開發中地區FDI最大接受區域的亞洲,2024年流入資金總額年減7%,其中中國FDI驟降29%,與2022年高峰期相較縮減差距達40%;印度與東南亞國家FDI則逆勢擴增,分別年增13%及2%。UNCTAD指出,受惠於融資環境改善及企業併購活動回溫,預估2025年全球FDI將呈現溫和成長。 觀察台灣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等主要流通服務業別、以及與商業景氣高度關聯的不動產業外資來台數據可以看到,批發零售業為台灣流通服務業中最大外資投入標的與海外企業尋求增長機會的重要領域,近10年每年均吸引超過7億美元外資挹注。2024年吸引僑外投資挹注總額達8.5億美元,其中美國為最大投資來源國,佔整體批發零售業僑外投資總額比例近40%,加勒比海英國屬地、新加坡、香港與日本分居第2至5位。近年較具代表性外資對台批發零售業投資案例包括新加坡商蝦皮購物2021年推出「蝦皮店到店」自有門市,截至2024下半年全台門市數量已超過1600家;美商COUPANG增資台灣酷澎經營電子商務服務並自行管理倉儲,2023-2024年間合計投資新台幣106.3億元;擁有UNIQLO、GU等品牌的迅銷集團、以及宜得利家居等日系知名零售集團亦持續擴大在台展店。 運輸倉儲業受產業屬性及法規限制等因素影響,為流通服務業中外資投資件數最低的產業型態。2024年僑外投資總額達5340萬美元。其中美國為最大投資來源國,佔整體僑外投資總額比例達43.2%,香港、日本及荷蘭分居第2至4位。近年較具代表性外資對台運輸倉儲業投資案例包括2024年日本三井物產宣布收購夏暉HAVI台灣與鴻進運輸全數股份;2025年日本佐川急便母公司SG控股宣布以9億美元收購鴻霖全球運輸,以強化國際物流業務並拓展海外市場等。 住宿餐飲業2024年僑外投資總額達3543萬美元,其中澳洲位居最大投資來源國,佔整體僑外投資總額比例達39.7%,其下依序為日本及香港。近年較具代表性的投資案例包括2014年來台展店的亞洲藏壽司,長期目標朝百店規模邁進;2017年來台營運的壽司郎,目前在台店數共49家,為壽司郎海外門店數最多的地區;以すき家為切入台灣市場先鋒的台灣善商於2014年來台,並於2016年進一步引進はま寿司品牌;飯店領域中則包括大倉久和、JR東日本、格拉斯麗、和苑三井、索拉利亞西鐵、相鐵飯店等品牌均已陸續來台營運。除日本外,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繼2021年併購迷客夏後,2025年再度以新台幣1.038億元取得雙月食品社70%的股份。四季酒店等知名連鎖飯店品牌亦陸續宣布來台營運。 此外,2024年陸資對台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業合計投資金額年減7.4%至1434.8萬美元,為2020年後連續第5年下滑,與本次調查期間內2015年1.7億美元的高點存在顯著差距。2024年陸資佔整體外資(僑外資+陸資)對台主要流通服務業投資總額比例達1.5%,同樣與調查期間內2014年13.7%的高點存在較大差距,反映出陸資近年對台流通服務業投資佔比快速滑落的明確走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近十年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關鍵數據進行分析,涵蓋僑外資與陸資來台投資金額&案件數變化趨勢、投資來源國結構、外資來台營運成果等指標,並彙整近年較具代表性之外資來台案例,應用具體數據及產業動向勾勒出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實際風貌。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Login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2024年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數據」關鍵情報: 💡 2024整體零售產業結構:疫後增長紅利結束,零售產業年增幅回落長期發展區間,綜合商品零售業連續三年強勁增長 💡 2024實體零售產業結構:免稅商店、寵物用品、超商、超市成長續強;百貨公司、服飾專賣、汽機車配件百貨增長趨緩 💡 2024網路銷售產業結構:實體店零售網路銷售年增4.3%、純電商年增2.6%均高於零售業平均,TV購物&直銷連續兩年衰退 2024年台灣零售產業規模年增2.6%至新台幣4兆8530億元新高,帶動營業額超越千億規模的零售集團首度達到5家,分別為統一超商、全聯實業、好市多、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網)以及全家便利商店。此外,新光三越與家樂福2024營業額亦已逼近千億門檻。 不過,整體零售業規模年增幅遠低於2022及2023年8.3%及6.2%的成長水準,顯示疫情後受惠於短期報復性消費及數位轉型紅利帶來的高速增長走勢已趨近尾聲,成長動能重回由人口結構&所得變化、民眾消費習慣等基本面因素驅動的長期成長趨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定期彙整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並透過產業樹狀圖呈現,做為觀測整體零售產業結構與脈絡的基礎。樹狀圖可快速清晰的掌握零售各次產業別產業規模及成長率等關鍵數據,並藉由各路徑間數據計算,得知不同次產業別相對於各層產業結構的精準佔比。 例如本次調查中,2024年「便利商店」佔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涵蓋百貨、超商、量販&超市、其他綜合零售)規模比例為27.5%,「綜合商品零售業」 佔整體「實體店零售業」產業規模比例為36.0%,「實體店零售業」佔「總體零售業」產業規模比例則為88.3%。由上述數據即可以推算出,「便利商店」佔「總體零售業」產業規模比例為8.7%(27.5% x 36.0% x 88.3%)。此外,若合計各次產業網路銷售額,並與總體零售業產業規模進行比較,可得知整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比例(亦即電商滲透率)。因此,藉由樹狀圖的梳理與呈現,可快速有效地獲取全年度零售產業各關鍵數據,做為判讀產業細部情勢的重要參考基準。 2024整體零售產業結構:疫後增長紅利結束,零售產業年增幅回落長期發展區間,綜合商品零售業連續三年強勁增長 ① 實體店零售業:實體店零售業涵蓋綜合商品零售業及專賣零售業兩大構成板塊,2024年銷售總額年增2.7%至新台幣4兆2851億元新高,惟增幅同樣顯著低於2022及2023年8.3%及7.0%的成長表現,佔整體零售業比例較2023年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至88.3%。其中綜合商品零售業2024年受惠於便利商店、超級市場、量販賣場以及以免稅店為主的其他綜合零售業穩健增長帶動,整體產業規模於2022及2023年連續兩年成長幅度均高於7%的高基期上續增4.4%至1兆5420億元,佔整體零售產業比例達31.8%。反映出在統一超商、全聯實業、好市多、全家便利商店、新光三越、遠東百貨、家樂福等具備顯著規模經濟、供應鏈&資本優勢以及市場影響力的大型綜合零售集團推進下,綜合商品零售業的強勢增長不僅是推動整體零售產業規模擴張的重要引擎,也是長期以來引領台灣零售產業創新轉型的關鍵動能所在。其中實體零售業龍頭統一超商2024年合併營收年增6.6%至3379.3億元,並持續朝向建構「亞洲流通生活大平台」的戰略方向邁進。 ② 非店面零售業:2024年非店面零售業規模年增1.8%至5680億元,成長幅度較2023年0.9%的低點略為回升,但仍為2006年後次低,佔整體零售業比例自11.8%微幅降至11.7%。其中電商&郵購業(純電商)規模達4668億元,佔整體非店面零售業比例達82.2%,產業規模年增3.0%,成長幅度自2023年1.5%的低點回升,顯示純電商產業歷經疫後紅利式微導致的增幅回落後正逐步邁向穩健復甦,吸引統一、酷澎等指標業者持續藉由併購入股、戰略整合、增加資本投入等方式搶佔數位銷售商機。其中電商產業龍頭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網)2024年合併營收年增3.0%至1125.6億元。 2024實體零售產業結構:免稅商店、寵物用品、超商、超市成長續強;百貨公司、服飾專賣、汽機車配件百貨增長趨緩 ① 大型指標業者擴張+跨境旅遊人潮復甦:便利商店、超級市場、免稅商店、寵物用品零售業展現出色成長力道 各細項業別中,以免稅商店為主的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規模2022年後在跨境旅運人潮復甦帶動下逐步回穩。根據主管機關統計,2024年1-11月來台旅客總數年增22.6%至695.4萬人次、國人出境人次年增44.6%至1552.3萬人次,帶動2024年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規模在2023年翻漲26.9%的基期上續增8.3%至1626億元,已達到2019年疫情前高點的96.1%。 涵蓋寵物用品零售的其他專賣零售業2024年產業規模年增8.3%至761億元,雖然成長幅度低於2022及2023年16.4%及14.0%的雙位數表現,但產業走勢仍相當穩健。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除孕育出東森寵物、萬達寵物等大型連鎖寵物專賣通路外,近年亦吸引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三商家購、全聯、家樂福、屈臣氏、康是美、大樹藥局等綜合零售與藥妝藥局專賣零售業者積極跨界搶進。例如7-ELEVEN於2021年推出OPEN!PETS寵物生活專區,目前已導入超過3000家門市,年均銷售額均穩定成長逾30%;全家便利商店FamiPets同樣積極深耕寵物商品領域,於全台逾4,300間家店舖中設置寵物貨架外,亦針對住宅區及公園周邊店舖導入寵物專區,擴增商品數至近120項。此外,擁有美廉社等通路的三商家購於2024年斥資3億元轉投資寵物好事,持股比例達66%,宣布正式進軍寵物市場。 此外,擁有龐大規模量體的便利商店以及量販&超市產業2024年均持續展現超過5%的亮眼成長力道。其中便利商店業規模年增5.4%至4235億元、量販&超市業同樣較2023年攀升5.4%至5082億元。指標性業者中,統一超商2024年積極藉由i預購、i划算等數位通路以及鮮食/咖啡/飲料等差異化商品類別拉高單店經營效益,並透過強化冷凍調理商品銷售、導入複合多元型態熱食區域、推出知名餐廳聯名商品等作法搶佔外食餐飲市場,有效在既有門市基礎上擴大營業規模;全家便利商店2024年合併營收年增5.5%至1051億元,首度突破千億元大關。其中差異化鮮食商品為帶動營業額增長的重要引擎,佔營業總額比例逾30%;全聯2024年以整合超市與量販業務以及擴大全支付會員數為營運重心,全年營業額目標達2100億元(包含大潤發),年增幅約5%。2024年底全聯整合大潤發及引進上百家品牌供應商後推出全電商(原隔日達)服務,2024年底會員人數目標突破70萬。 ② 疫情期間高基期效應+疫後民眾消費重心與生活模式轉變:百貨公司、服飾專賣、汽機車配件百貨增長趨緩 受到疫情期間形成的高基期以及疫情消彌後民眾消費重心與生活模式轉變影響,2024年百貨公司、服飾專賣、汽機車&零配件專賣業增長幅度出現較顯著回落。其中汽機車&零配件專賣業2024年產業規模年增2.6%至9113億,成長幅度較2023年17.4%的水準縮減14.8個百分點,但整體規模仍穩居全台最大零售業別寶座。根據主管機關統計,2024年全台汽機車新車領牌數在2023年年增15.8%的高基期上出現衰退,掛牌總數年減10.2%至121.0萬輛,其中汽車領牌數年減4.0%至45.8萬輛(2023年年增11.0%)、機車領牌數年減13.6%至75.3萬輛(2023年年增18.6%),顯示疫情期間累積車輛訂單已逐步消化完成。指標性業者和泰車2024年營業額年增0.9%至2757.7億元、裕隆年增4.4%至858.2億元、汎德永業年增13.4%至576.4億元、三陽工業年增1.8%至656.6億元、中華汽車年增2.0%至392.6億元、裕日車年減11.5%至231.3億元。 2024年百貨公司業受出國人潮增加削弱內需消費動能影響,成長幅度亦自2023年高基期上出現回落,年增1.2%至4478億元,增幅低於2022及2023年15.5%及11.0%的成長表現。不過,2025年包括三井不動產旗下南港LaLaport購物中心、新光三越進駐南山台南廣場、大巨蛋Garden City全區以及統一集團旗下Dream Plaza在內等多家大型百貨商場將陸續啟用,預期將有助於支撐百貨公司業規模持續增長。不過,2024年以258億元拿下單店銷售額冠軍的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雖已連續14年蟬聯台灣百貨店王,惟該店於2025年2月因氣爆事件遭勒令停業處分,期間所造成的營業額損失預期將影響激烈競爭的百貨業市佔版圖。 2024網路銷售產業結構:實體店零售網路銷售年增4.3%、純電商年增2.6%均高於零售業平均,TV購物&直銷連續兩年衰退 2024年台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含純電商及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年增2.7%至新台幣6533億元,佔整體零售產業比例約13.5%(亦即電商滲透率),雖然較2022年13.9%的高點略為回落,但仍遠高於2019年疫情前8.5%的滲透率水準。此外,2024年實體零售業及純電商產業網路銷售額年增幅分別達4.30%及2.65%,均高於整體零售業2.61%的成長表現,顯示即使實體經濟邁向復甦,但疫情期間形成的線上消費模式已轉化為穩健的產業長期擴張動能,使線上通路自輔助性銷售管道躍升為拉動零售業增長的核心引擎,企業亦持續藉由強化數位通路營運與全通路整合模式以維持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9-2022年間台灣網路銷售市場規模年化成長率高達22.7%,強勁成長表現吸引大量資本與專業人才湧入,不僅帶動線上零售產業展開創新與發展,與數位商務關聯的多元科技應用亦迎來百花齊放的蓬勃市場榮景,推動整體線上零售產業生態圈擴張外,也進一步形成網路銷售產業於疫情後維持穩健增長走勢的重要基礎與韌性所在。 本文為精彩摘要,欲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5【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2024【產業地圖圖解】2024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地殼變動:電商登頂 2024【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業「數位行銷軍火庫」產業地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電商產業的二次革命:2030台灣「電商產業」板塊變化與市場預測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網路使用行為:「流量紅利」疫後變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與全球主要市場「電商滲透率」趨勢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Key Data Diagram】Overview of Taiwan’s Retail & …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Read More »

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2024年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數據」關鍵情報: 💡 2024整體零售產業結構:疫後增長紅利結束,零售產業年增幅回落長期發展區間,綜合商品零售業連續三年強勁增長 💡 2024實體零售產業結構:免稅商店、寵物用品、超商、超市成長續強;百貨公司、服飾專賣、汽機車配件百貨增長趨緩 💡 2024網路銷售產業結構:實體店零售網路銷售年增4.3%、純電商年增2.6%均高於零售業平均,TV購物&直銷連續兩年衰退 2024年台灣零售產業規模年增2.6%至新台幣4兆8530億元新高,帶動營業額超越千億規模的零售集團首度達到5家,分別為統一超商、全聯實業、好市多、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網)以及全家便利商店。此外,新光三越與家樂福2024營業額亦已逼近千億門檻。 不過,整體零售業規模年增幅遠低於2022及2023年8.3%及6.2%的成長水準,顯示疫情後受惠於短期報復性消費及數位轉型紅利帶來的高速增長走勢已趨近尾聲,成長動能重回由人口結構&所得變化、民眾消費習慣等基本面因素驅動的長期成長趨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定期彙整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並透過產業樹狀圖呈現,做為觀測整體零售產業結構與脈絡的基礎。樹狀圖可快速清晰的掌握零售各次產業別產業規模及成長率等關鍵數據,並藉由各路徑間數據計算,得知不同次產業別相對於各層產業結構的精準佔比。 例如本次調查中,2024年「便利商店」佔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涵蓋百貨、超商、量販&超市、其他綜合零售)規模比例為27.5%,「綜合商品零售業」 佔整體「實體店零售業」產業規模比例為36.0%,「實體店零售業」佔「總體零售業」產業規模比例則為88.3%。由上述數據即可以推算出,「便利商店」佔「總體零售業」產業規模比例為8.7%(27.5% x 36.0% x 88.3%)。此外,若合計各次產業網路銷售額,並與總體零售業產業規模進行比較,可得知整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比例(亦即電商滲透率)。因此,藉由樹狀圖的梳理與呈現,可快速有效地獲取全年度零售產業各關鍵數據,做為判讀產業細部情勢的重要參考基準。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三分天下、江山重組 2024/12/17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3個「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關鍵情報: 💡TOP 12綜合電商流量變化:2024H2整體流量回升幅度有限,蝦皮、momo、Costco、酷澎、iOPEN Mall復甦相對較強 💡實體零售B2C電商流量變化:流量成長表現亮眼,Costco蟬聯冠軍,UNIQLO、誠品、家樂福、GU、屈臣氏流量再創新高 💡海外EC網站台灣流量盤點:淘寶海外站台灣流量佔比逾30%,與美國Amazon、日本Amazon/樂天、iHerb並列造訪量TOP5 歷經疫情帶來的流量紅利高峰後,2023至2024上半年台灣大型電商平台流量規模顯著下滑,致電商產業同步面對統計起始以來最低成長幅度。不過,2024下半年後產業景氣逐步回暖,帶動部分大型綜合電商、實體電商以及跨境電商平台流量顯著復甦,甚至創下月流量新高紀錄,使2024H2成為台灣電商產業重回長期發展軌跡的重要觀察時機點。 以月流量做為觀察指標可以看到,台灣大型電商平台間流量規模差距正持續拉開:TOP 6大型綜合電商平台月流量已全數超越千萬人次量級,排名7-12位平台月流量則大幅降至百萬人次量級,反映出整體流量結構持續朝向大型平台集中的明確趨勢。本次調查顯示,蝦皮購物及momo購物網持續穩居台灣TOP 2高流量平台寶座,其下依序為Yahoo奇摩購物、PChome、博客來以及露天市集,月流量均超過千萬人次,同為台灣最具流量優勢的綜合電商平台。流量成長表現方面,好市多線上購物、誠品線上、酷澎(Coupang台灣)以及統一超商集團旗下iOPEN Mall雖然流量規模低於上述TOP 6大型綜合電商平台,但在獨特的營運策略推進下,2024H2展現亮眼流量增長績效。其中酷澎首度納入調查即進榜本次流量TOP 12綜合電商平台,除象徵酷澎近年在台灣電商市場中重要性與能見度的強勢增長外,也間接反映出台灣消費者對於海外商品的採購熱度正快速提升,對整體線上商品市場的發展具備指標性意義。 本次調查結果亦顯示,實體零售企業B2C電商事業不僅營收規模已成為台灣整體網路銷售產業中重要的組成板塊,流量成長幅度亦高於整體電商產業平均水準。包括好市多線上購物、UNIQLO/GU網路商店、誠品線上、家樂福線上購物、屈臣氏網路商店、IKEA線上購物、特力屋線上購物等綜合商品與專賣實體通路在內,2024Q4線上銷售平台流量均創下新高,顯示台灣大型實體零售業者疫情後持續加速「EC化」轉型。尤其是在商品體積較大的量販門店與大型家具&家用品零售通路中,可以看到業者正積極藉由配送到府的線上採購便利性降低大量採購/購買大型商品門檻,以此放大門市中原有的大宗規律採購優勢,推動「電商化」成為量販與家具通路業者近年繼門市小型化後,另一支重要的轉型發展箭頭。 受惠於跨境物流/集運/代購服務、多語系網站的蓬勃發展,近年跨境EC直購便利度快速提高,台灣消費者對於透過線上通路採購海外商品的熟悉度與普及率亦同步攀升。因此本次調查首度針對主要海外綜合電商網站的台灣消費者造訪流量與佔比指標進行調查(部分跨國電商因流量難以統計劃分未納入本次排行),藉由實際流量數據變化剖析台灣民眾海外電商消費動向。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日本及美國為台灣消費者主要海外商品採購目標市場。其中在台佈署大量行銷資源的淘寶海外站2024Q4以高達32.3%的台灣流量佔比遙遙領先,台灣消費者月均造訪流量逾4.4百萬人次;美國Amazon台灣月均造訪流量同樣達4百萬人次,位居第2;排名第3的日本Amazon台灣月均造訪流量亦達2百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若與台灣綜合電商平台相較,上述3大海外綜合電商平台所擁有的台灣造訪流量均能夠入榜TOP12排名,不僅顯示海外跨境直購已成為台灣電商市場中重要的構成板塊,亦逐步瓜分本地電商流量及線上消費總量,為本土電商企業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觀察電商平台流量數據不僅可從中發掘龐大網路購物市場的流量冠軍與潛力新星,更可在高競爭強度的數位行銷戰場中,觀察各家企業為獲取流量所進行的戰略布局。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2024H2台灣主要綜合電商平台與實體零售企業B2C電商流量數據,並首度結合主要海外綜合電商網站台灣消費者造訪月均流量進行分析,做為觀察台灣整體電商平台流量變化的重要參照基礎。 本篇為會員限定文章,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2024【產業地圖圖解】2024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地殼變動:電商登頂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電商產業的二次革命:2030台灣「電商產業」板塊變化與市場預測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網路使用行為:「流量紅利」疫後變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與全球主要市場「電商滲透率」趨勢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17-2023台灣「零售與電商企業」營收成長率熱力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4【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點數經濟」產業地圖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Key Ranking Diagram】Analysis of E-Commerce Platform Traffic in Taiwan for 2024H2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三分天下、江山重組 2024/12/17 【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2024/11/20 【產業地圖圖解】2024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地殼變動:電商登頂 2024/11/12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業「數位行銷軍火庫」產業地圖 2024/10/29

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3個「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關鍵情報: 💡TOP 12綜合電商流量變化:2024H2整體流量回升幅度有限,蝦皮、momo、Costco、酷澎、iOPEN Mall復甦相對較強 💡實體零售B2C電商流量變化:流量成長表現亮眼,Costco蟬聯冠軍,UNIQLO、誠品、家樂福、GU、屈臣氏流量再創新高 💡海外EC網站台灣流量盤點:淘寶海外站台灣流量佔比逾30%,與美國Amazon、日本Amazon/樂天、iHerb並列造訪量TOP5 歷經疫情帶來的流量紅利高峰後,2023至2024上半年台灣大型電商平台流量規模顯著下滑,致電商產業同步面對統計起始以來最低成長幅度。不過,2024下半年後產業景氣逐步回暖,帶動部分大型綜合電商、實體電商以及跨境電商平台流量顯著復甦,甚至創下月流量新高紀錄,使2024H2成為台灣電商產業重回長期發展軌跡的重要觀察時機點。 以月流量做為觀察指標可以看到,台灣大型電商平台間流量規模差距正持續拉開:TOP 6大型綜合電商平台月流量已全數超越千萬人次量級,排名7-12位平台月流量則大幅降至百萬人次量級,反映出整體流量結構持續朝向大型平台集中的明確趨勢。本次調查顯示,蝦皮購物及momo購物網持續穩居台灣TOP 2高流量平台寶座,其下依序為Yahoo奇摩購物、PChome、博客來以及露天市集,月流量均超過千萬人次,同為台灣最具流量優勢的綜合電商平台。流量成長表現方面,好市多線上購物、誠品線上、酷澎(Coupang台灣)以及統一超商集團旗下iOPEN Mall雖然流量規模低於上述TOP 6大型綜合電商平台,但在獨特的營運策略推進下,2024H2展現亮眼流量增長績效。其中酷澎首度納入調查即進榜本次流量TOP 12綜合電商平台,除象徵酷澎近年在台灣電商市場中重要性與能見度的強勢增長外,也間接反映出台灣消費者對於海外商品的採購熱度正快速提升,對整體線上商品市場的發展具備指標性意義。 本次調查結果亦顯示,實體零售企業B2C電商事業不僅營收規模已成為台灣整體網路銷售產業中重要的組成板塊,流量成長幅度亦高於整體電商產業平均水準。包括好市多線上購物、UNIQLO/GU網路商店、誠品線上、家樂福線上購物、屈臣氏網路商店、IKEA線上購物、特力屋線上購物等綜合商品與專賣實體通路在內,2024Q4線上銷售平台流量均創下新高,顯示台灣大型實體零售業者疫情後持續加速「EC化」轉型。尤其是在商品體積較大的量販門店與大型家具&家用品零售通路中,可以看到業者正積極藉由配送到府的線上採購便利性降低大量採購/購買大型商品門檻,以此放大門市中原有的大宗規律採購優勢,推動「電商化」成為量販與家具通路業者近年繼門市小型化後,另一支重要的轉型發展箭頭。 受惠於跨境物流/集運/代購服務、多語系網站的蓬勃發展,近年跨境EC直購便利度快速提高,台灣消費者對於透過線上通路採購海外商品的熟悉度與普及率亦同步攀升。因此本次調查首度針對主要海外綜合電商網站的台灣消費者造訪流量與佔比指標進行調查(部分跨國電商因流量難以統計劃分未納入本次排行),藉由實際流量數據變化剖析台灣民眾海外電商消費動向。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日本及美國為台灣消費者主要海外商品採購目標市場。其中在台佈署大量行銷資源的淘寶海外站2024Q4以高達32.3%的台灣流量佔比遙遙領先,台灣消費者月均造訪流量逾4.4百萬人次;美國Amazon台灣月均造訪流量同樣達4百萬人次,位居第2;排名第3的日本Amazon台灣月均造訪流量亦達2百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若與台灣綜合電商平台相較,上述3大海外綜合電商平台所擁有的台灣造訪流量均能夠入榜TOP12排名,不僅顯示海外跨境直購已成為台灣電商市場中重要的構成板塊,亦逐步瓜分本地電商流量及線上消費總量,為本土電商企業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觀察電商平台流量數據不僅可從中發掘龐大網路購物市場的流量冠軍與潛力新星,更可在高競爭強度的數位行銷戰場中,觀察各家企業為獲取流量所進行的戰略布局。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2024H2台灣主要綜合電商平台與實體零售企業B2C電商流量數據,並首度結合主要海外綜合電商網站台灣消費者造訪月均流量進行分析,做為觀察台灣整體電商平台流量變化的重要參照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Login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三分天下、江山重組 2024/12/17 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三分天下、江山重組 2024/12/17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