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業

台灣「生鮮&食品電商」產業地圖

3個台灣「生鮮&食品電商」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2020年台灣生鮮&食品電商市場規模大漲21.5%:電商平台布局關鍵「未來戰場」 ? 實體零售、外送平台、製造貿易商參戰:異業跨足撐起台灣生鮮食品電商半壁江山 ? 低溫店取、衛星倉儲、短鏈配送崛起:創新物流服務成為生鮮食品電商強弓勁弩 2020年台灣民生消費市場受到疫情影響,實體門店消費快速向線上移動,相對於整體零售業2020年僅0.2%的成長表現,電商通路銷售規模卻逆勢勁揚16.1%。不僅如此,若加計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總額,2020年整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成長率更攀升至19.0%。其中綜合商品零售業線上消費金額強勢增長40.2%,與藥妝零售業並列為零售業網路銷售高成長雙支柱。 進一步觀察可以看出,2020年線上銷售金額年增21.5%的生鮮與食品類商品,正是帶動台灣電商產業高速成長的重要箭頭。疫情期間台灣生鮮與食品線上零售迎來交易規模與用戶數量的爆發性成長,使生鮮電商產業一躍成為各界注目的話題產業,同時也是大型零售集團、電商平台、以及冷鏈物流服務業者共同爭奪的「未來戰場」。 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彙整台灣生鮮食品電商產業數據情報,繪製2021台灣「生鮮&食品電商」產業競爭地圖,透過資訊圖象呈現台灣生鮮與食品電商產業主要業者經營數據成效、投入時間點、多邊合作競爭脈絡、以及各自強調的經營特色等,並進一步歸納出3項觀察重點,做為會員分析台灣生鮮電商產業的重要參考佐證。

生鮮電商最後一哩4種模式履約成本解析

3個「生鮮電商最後一哩」4種模式履約成本新情報news! ? 「生鮮電商最後一哩」4種履約模式競賽:電商倉配、衛星倉、外送平台、社區團購 ? 生鮮電商市場區隔浮現:「多(品項)、好(品質)、快(速度)、省(成本)」 ? 不同模式間履約成本差異顯著,最高差距達48.4% 台灣生鮮電商產業於2010年前後逐步紮根生長,包括貿易製造商、生鮮專賣電商、綜合電商平台、實體零售門店(含生鮮專賣與綜合零售)、農漁會等生產聯盟在內,各類型企業均陸續跨足涉入。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生鮮電商產業歷經十多年市場浮沉,當中的創業經營團隊及幕後投資人,在積累了大量多元的商業模式及營運經驗後,終於在2020年再次迎來高漲的產業浪潮與市場關注。 2020年民生消費市場受到疫情影響,實體門店消費快速向線上移動,帶動台灣各類型商品網路銷售額普遍上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原本網路銷售滲透率極低的生鮮及食品類別,在消費趨勢移轉及偏低的市場規模基期之上,2020年線上銷售金額年成長幅度達到21.5%,超越整體電商產業16.1%的成長表現。 網路生鮮與食品銷售規模的快速成長,促使2020年台灣大型零售集團與電商平台均不約而同將大量資源挹注於生鮮食品類的線上銷售戰場,例如蝦皮購物、PChome、momo購物、東森購物、全聯、以及foodpanda自營的熊貓超市等。而7-11、全家、萊爾富等超商業者,則是積極擴大低溫店取服務,以綿密的實體門店做為切入生鮮食品電商產業鏈的獨特基礎。

2020年台灣消費性食飲品與生活用品內銷變化排名

3個台灣「2020全年消費性食飲品與生活用品內銷變化」新情報news! ? TOP 20 銷售成長商品:防疫型商品全面暢銷、居家小確幸商機爆發 ? TOP 20 銷售衰退商品:社交工作備品銷售下滑、常年熱賣商品意外衰退 ?

2020年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名

3個台灣「2020全年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 20變化排名」新情報news! ? TOP 20 成長產業類型:非店面購物、疫後生活型態、不動產關聯服務 ? TOP 20 衰退產業類型:交通運輸、旅遊零售、3密型服務業

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數據」新情報news! ? 2020年台灣整體零售業成長率降至5年新低,但非實體店面零售成長幅度創下歷史新高 ? 2020年台灣綜合零售通路首度迎來雙交叉地殼變動:超商超越百貨、超市超越量販 ? 2020年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成長率高達22.5%,超越純線上電商產業 2020年全球零售業面對疫情下驟變的消費行為,多數在劇烈動盪的經營環境下艱辛度日。不過,台灣零售領導企業大刀闊斧的突圍行動,反而使2020成為台灣零售業最具突破性發展的一年。 2020全年台灣整體零售業雖僅微幅攀升0.24%,成長率降至近5年新低,但以電子商務為首的非實體店面零售業成長幅度卻創下歷史新高,高達12.2%。此外,緊抓住民眾消費行為改變的契機,便利商店、超級市場2大業態在既有門店優勢上,發展出更加貼近消費者的短鏈服務模式,成功掌握疫情商機,使台灣綜合零售通路首度迎來雙交叉:超商產業規模首度超越百貨,正式成為台灣第1大綜合零售通路;而超市則超越量販,成為台灣第3大綜合零售通路。 2020年由於線下消費活動大幅受限,台灣實體零售業紛紛將開拓網路銷售做為最重要的疫情因應對策,將線上通路做為第二營收戰線。在大型實體零售通路結合外送平台、短鏈物流服務企業的合作推動下,2020年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成長率高達22.5%,甚至超越純線上電商產業的16.7%,成為台灣網路購物市場值得注目的新戰力,也使2020年意外成為台灣零售業加速轉型的起跑點。

一張圖看懂日商對台「零售電商&商用不動產業」策略布局

3個日商布局台灣「零售電商 & 商用不動產業」新情報news! ? 2020全年批發零售業日商來台投資金額逆勢翻漲358%,日商在台投資10年長期戰略逐步成形 ? 日商出海交織綿密台日企業合作網絡,共同在台推進日系商業生態圈 ? 日本綜合商社攜手零售企業,艦隊出海爭取亞洲內需消費市場紅利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海外投資縮手加上嚴格的邊境管制,導致各國來台投資金額總計年減18.3%,其中製造業、運輸倉儲業、住宿餐飲業、資通訊傳播業等業別年跌幅均超過60%。不過,在台灣疫情控制相對得宜的基礎上,依舊有部分產業領域的海外投資規模逆勢成長,例如不動產業、金融保險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等,2020年吸引境外投資金額漲幅均超過20%。

台灣2020年Q4購物季主要電商平台流量解析

3個「台灣2020年Q4購物季電商平台流量」新情報news! ? 消費向線上狂奔,2020年Q4台灣電商平台流量年成長19.2%再創新高 ? 首家實體零售業進入前10大電商流量排行:Costco線上購物 ? 通訊軟體導流持續成長、社群流量形成兩大鐵壁來源:Facebook & YouTube 2020年無疑是零售業艱困奮戰的一年,但同時也成為零售業加速數位成長的起跑點。

疫情下逆勢突圍的SPA零售商:日本WORKMAN

3個「日本SPA零售商WORKMAN」新情報news! ? 「職人專賣」轉型「平價機能」定位,切入4,000億円潛力市場 ? 轉型戰略的3隻箭:自有品牌(PB)、新型店態、數位經營 ? 台灣產業基礎與市場環境形成平價機能服飾發展沃土,但百貨與電商正快速分食市場 全球快時尚龍頭企業以「SPA零售業」為核心經營模式,代表性企業如GAP、ZARA、H&M及UNIQLO等。SPA(Speciality Retailer of

2020年度總盤點,哪些產業在疫情下迎來劇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強烈衝擊了全球生活與流通各產業層面。雖然台灣疫情相對可控,但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從生活動線、工作方式、消費模式、休閒育樂到居家計畫,台灣社會同樣也迎來前所未見的全面性轉變。 對流通產業而言,2020無疑是艱辛的一年,疫情將各種高強度難題壓縮式的加諸於企業。不過,在形成艱難挑戰的同時,也為部份次產業別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契機,例如線上全產業的爆發性成長、實體零售刻不容緩的數位抗疫戰爭、宅配物流業的大放異彩、連鎖餐飲與外送平台的戲劇性發展、以及觀光旅遊業的多角化跨足與轉型等。 因此,在2020年年末,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精選並彙整今年度最具商機與產生關鍵變化的12項產業別,應用【產業地圖圖解】工具進行盤點分析,提供給夥伴們參考。 產業地圖是產業分析初入門的絕佳工具,有助於快速精確地洞察產業發展脈絡與關鍵議題,例如主要企業間的合縱連橫、整體產業的集團對抗與聚合、不同業者側重的經營重點與護城河等。按圖索驥掌握地圖中交錯的元素,能夠做為觀測一項產業相當扎實的基礎。 希望我們的產業地圖不僅能夠提供今年度的情報洞悉,也可以為大家帶來迎向明年度的創見與勇氣。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台灣實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大追擊

3個台灣「實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數據新情報news! ? 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前3季合計年增22%,2020全年可望突破800億元 ? 整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滲透率」第二季衝上8.9%,創下歷史新高 ? 書籍育樂、3C家電、藥妝藥局拿下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滲透率」前3高 在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下,全球實體零售業近年積極朝向網路銷售進行大幅度的擴張與變革。不過轉型之路悲喜交織:轉型成功標竿例如全球零售龍頭Walmart,在經過多年投入後,已成功晉升成為美國第3大電商企業,Walmart 2020財年第三季電商銷售額年成長高達79%,已有研究機構推估在如此高速成長力道推動下,Walmart將於近期超越純電商起家的eBay,正式成為全美第2大電商平台。 不過,同時間卻也有不少實體零售業者在電商轉型之路上窒礙難行,例如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知名百貨JCPenney,2010年後即面臨營運赤字,最終高達50億美元的虧損金額迫使JCPenney於今年5月聲請破產保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