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業

生鮮電商踽踽獨行的修練之路

2013年亞洲第一家生鮮電商「Oisix」於日本上市,2015年第一個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啟動,2016年首家「盒馬鮮生」在上海落地…眼看著即將成為資本追捧的亞洲生鮮電商賽道,卻在2017年底突然迎來了倒閉潮。歷經兩年收斂與重整,我們是否能在前人經驗的沃土裡,找出更務實可行的產業方向?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以生鮮電商產業為範疇,大量爬取過去5年日本、中國、台灣的創投、機構投資人、產業領導人及研究機構的產業論述進行語意分析,嘗試找尋各方專家對於亞洲生鮮電商最為關注的商業模式,歸納整理出生鮮電商創新模式圖解,將多元模式依照經營流程、客戶類別等關鍵指標,歸納為產地直送訂閱模式、自建前置倉模式、新零售O2O模式、以及無人取貨模式等4大類別,並進一步針對各項模式進行重點分析。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文章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亞洲電商產業掀動的商業脫貧之路

3個亞洲電商產業掀動的商業脫貧潮關注熱點! ? 電子商務產業引領亞洲國家快速發展數位經濟,被世界銀行譽為「奇蹟般的成長箭頭」 ? 網路滲透率超過60%後,電子商務產業將進入蛙跳(leapfrog)成長 ? 台灣電商滲透率位居亞洲國家前列,但CR5卻相對偏低 亞洲國家整體產業與經濟發展近年正歷經前所未見的大幅度突破性變革,過去緊跟已開發國家腳步成長的時代已逐漸遠去,轉而在更多經濟領域中引領創新、走向全球發展前列。尤其是在以線上交易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電子商務領域,亞洲國家無論是在供給發展創新或是需求成長方面,均展現出強勢的產業魅力。 主因在於亞洲國家盤據著盈千累萬的人口規模優勢,加上居高不下的網路黏著度以及積極的線上社交文化,逐步迸發出驚人的「人數」與「數據」乘積效應,引領亞洲國家紛紛開始快速發展具備高度自主性的數位經濟,甚至創造出被世界銀行譽為「奇蹟」的高速成長箭頭。 擁有全球超過50%人口基礎的亞洲國家,經濟規模僅佔全球約30%,如今這項驚人的落差幅度,可望藉由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數位經濟生態圈快速填補,改變二戰以來長期致力於「遠離貧困」的古老亞洲形象,因此也吸引了眾多企業與大量資金湧入,加上亞洲各國政府在相關產業政策方面的強勢推進,推動電子商務成為引領亞洲國家經濟持續性成長與邁向高值轉型的關鍵基礎。

日本Yahoo合併LINE流程圖解

3個台灣「日本Yahoo與LINE合併事件」關注熱點! ? LINE的獲利能力急速惡化,1+1創造V型反轉? ? LINE的買入價格便宜,可視為財務投資? ? LINE的市值已高達日本Yahoo的6成,孫式豪賭風格再現? 日本Yahoo母公司Z Holding於2019年11月18日宣布,將以公開收購(TOB)方式與LINE於2020年10月前達成經營合併,雙方將共同打造用戶數超過1億人的龐大數位平台,成為類似騰訊與阿里巴巴的「超級應用程式(super app)」。

台日中「生鮮電商」產業競爭地圖

3個台日中「生鮮電商」產業新情報news! ? 日本3大電商平台全數跨足生鮮食品經營,但食品電商滲透率仍僅佔2.6% ? 中國生鮮食品新零售模式成為兩大陣營主要戰場,食品電商滲透率高達6.3% ? 台灣生鮮食品電商多元零碎、遍地開花,但食品電商滲透率僅佔2.2% 線下生鮮食品市場的巨大規模,令全球電商前仆後繼;而高規格的冷鏈物流成本與資本投入,也令電商企業們不支倒地。 自1999年全球第一家生鮮電商Webvan於美國IPO後,亞洲電商產業開始積極搶進生鮮食品領域。歷經20年浮沉,生鮮電商在亞洲成就了如何的產業圖像? 未來流通研究所抓取台灣、日本、中國生鮮電商產業關聯數據與資訊,繪製出三地生鮮電商產業競爭地圖,並提出重點觀測分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