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台灣「餐飲業新勢力」產業地圖關鍵情報:

💡合併收購:六角集團、皇家美食、御嵿國際、路易莎、迷客夏應用資本併購策略建立新事業體,推動企業成長轉型

💡品牌代理:王座、全家餐飲、大成餐飲事業、阿爾法餐飲,導入海外成熟品牌力與營運模式,降低風險並提升市場影響力

💡海外布局&異業整合:聯發國際、揚秦、六角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版圖;乾杯、豊漁應用供應鏈優勢建構業外營收支柱

台灣餐飲產業規模除2022-2024年間受惠於疫情後消費復甦紅利帶動、年增幅創下新高外,自2017年後擴張幅度即持續低於近20年長期平均增長水準(7.2%)。2025上半年餐飲業規模增幅約6.2%,較2024年同期8.3%的增長表現縮減2.1個百分點。可以看出整體餐飲產業正面臨終端需求量受制於人口結構與內需限制致成長空間有限、以及勞動力不足與成本上升提升營運難度等多重挑戰。

為應對內需市場規模的結構性限制與日趨激烈的產業競爭,部分業者著手採取合併收購、策略聯盟、品牌代理、多角化營運、海外布局等外部成長策略,藉由納入外部資源加速建立新的成長曲線,作為突破內需天花板限制的重要箭頭。值得一提的是,除大型集團外,不少兼具決策彈性與資本實力的中型餐飲業者更加重視能夠發揮高度槓桿效益的外部成長策略,將其視為彌補布局缺口、提升市場滲透率以及拉高於資本市場中估值與吸引力的關鍵策略。

本次研究以2024年台灣市場餐飲本業營收低於NT$40億元、但憑藉靈活的外部成長策略成為餐飲產業重要競爭力量的中型業者為調查範疇,繪製台灣「餐飲業新勢力」產業地圖,作為觀察整體產業變動趨勢的重要參考依據。

合併收購:六角集團、皇家美食、御嵿國際、路易莎、迷客夏應用資本併購策略建立新事業體,推動企業成長轉型

資本併購有助於業者快速提升市佔率並增強市場影響力,透過收購具一定營運基礎的同業或互補性品牌及通路,企業不僅能夠直接取得標的既有營收、營運據點與消費者基礎等資源,亦可在較短時間與相對低成本下切入新市場,突破單一品牌、消費族群或區域市場的成長限制,創造投資組合效應。

本次調查業者中,過往以宴會餐廳為事業主體的御嵿國際,近年積極實施多角化經營策略。2024年透過收購取得海峽會62.5%股權,為御嵿自婚宴事業跨足更廣泛餐飲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除直接併購外,御嵿亦陸續推出鴨覓、晶粵軒等自有品牌,並與日本燒肉牛匠成立合資子公司,以多品牌戰略切入常態式與商場型餐飲市場。2024年御嵿合併營收年增22.6%,連續兩年達成雙位數成長,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亦年增38.0%,展現出其以宴會事業、高價餐飲及商場型餐廳為三大營運主軸的轉型營運效益。

同樣透過併購策略跨足餐飲領域的皇家美食,為台鋼集團旗下觀光餐旅事業,分別於2021及2024年透過收購取得台中潮港城經營權及漢堡王特許經營權,藉由整合標的資源建立橫跨宴會、餐廳與速食通路的多元餐飲版圖。目前漢堡王全台門市數達98家,未來將強化於中南部都會地區展店動能,並與台鋼集團長期專注的運動產業進行策略結合。受惠於併購帶來的直接營收挹注,2021及2024年皇家美食合併營收年增幅分別達6492.3%及378.4%,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亦較2024年同期顯著攀升69.7%,明確展現出外部成長策略對於快速擴張與放大營運規模的槓桿效果。

主營咖啡館事業的路易莎於2025年陸續併入丹生炊事、玖仰、青焰等多個餐食品牌,目標自單一咖啡館經營模式轉型為多元化餐飲集團。其中青焰炭火熟成牛排採取獨特的商場+飯店雙軸展店模式,已陸續進駐嘉軒酒店、伊普索酒店、美麗信花園酒店等5家旅館,目標於2026年底展店至15家。目前青焰佔路易莎營收總額比例已近20%,為集團重要的營收成長引擎。路易莎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較2024年同期成長22.8%,其中餐食類營收佔比近30%,顯示跨足餐食市場的策略已展現初步規模效益與階段性轉型成果。

以手搖飲起家的六角國際集團,繼2017年收購春上布丁蛋糕80%股權跨足烘焙領域後,2025年進一步以NT$2.72億收購翰林國際企業公司100%股權。翰林茶館預計2025年營收有機會回升至4.5億元、獲利率達7%至8%。除透過水平整合擴充品牌組合外,六角國際亦於2020年藉由併購天恩粉圓達成上游物料垂直整合布局,在台灣粉圓製造市場中維持領先市佔率。

除本土企業間的併購與資本合作外,近年亦可觀察到海外大型餐飲集團併購台灣本土企業的案例,顯示台灣餐飲品牌於區域市場中的發展潛力與價值已獲得國際肯定。例如菲律賓快樂蜂集團於2021年收購迷客夏51%股權,正式將其納入集團版圖。根據快樂蜂年報統計,2024年迷客夏全球門市總數達336家,營業額於2023年增長19.8%的高基期上續增9.8%。2025年快樂蜂集團再度透過迷客夏完成對雙月食品社的收購,以NT$1.038億元購入雙月創辦人約70%持股。目前雙月年營收約NT$7億元,已連續多年維持雙位數成長,未來規劃借助快樂蜂集團的國際展店資源,加速切入泰國、香港與日本等海外市場。

品牌代理:王座、全家餐飲、大成餐飲事業、阿爾法餐飲,導入海外成熟品牌力與營運模式,降低風險並提升市場影響力

代理海外品牌能夠快速導入已經市場驗證的成熟商業模式與品牌資產,降低自創品牌所需投入的時間、資金與風險,加上能夠憑藉原品牌知名度快速吸引消費者關注並縮短市場教育成本,向來被視為兼具市場效率與資本效益的外部成長策略。本次調查顯示,台灣已發展出多家以多品牌代理&在地化營運為核心的餐飲集團,並藉由與母集團的資源整合形成綜效,發展出跨品牌/跨通路/多品項的經營架構、以及海外再授權等獨特營運模式,形成具規模化與專業分工的產業生態體系。

本次調查業者中,六角集團旗下王座國際擁有杏子豬排、橋村炸雞、京都勝牛等8個海內外品牌獨家代理權,2024年全年營業額年增10.1%。2025年王座取得養心餐飲與養和食品各51%股權,為其首度藉由併購擴大營運版圖。受惠於併入養心餐飲集團(年營收約NT$3億)、取得雞三和代理權以及持續展店效益,王座國際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年增幅達22.5%。值得一提的是,王座國際在海外拓展中導入「海外再授權」模式,即將代理品牌以再授權模式輸出至國際市場。目前旗下段純貞與京都勝牛兩大品牌均已透過再授權模式拓展至美國與香港展店,合計設立10家海外門市。

擁有雞湯大叔、雞湯桑等自有品牌的阿爾法餐飲集團,2016年透過代理模式引進麵屋一燈,2025年進一步以合資方式與撈王鍋物展開合作,奠定集團多品牌營運基礎。2022年後阿爾法營業額每年均以超過100%的幅度高速成長,並建立自有食品工廠提升垂直整合效率與供應鏈彈性。雞湯桑海外首店預定於2025年10月於新加坡開幕,旗下各品牌亦開發出多項聯名零售商品並跨足團購通路,強化餐飲品牌與消費性商品的跨界結合,確立其以開創自有品牌、海外品牌代理、自有品牌出海三軸並進的成長路徑,目標2026年在台IPO。

除餐飲業者外,部分大型零售通路及食品製造集團亦在既有供應鏈管理、物流與採購體系、資本實力以及廣泛的通路據點等優勢基礎上,選擇採取品牌代理策略,引進已於國際市場獲得驗證的成熟海外餐飲品牌,在短時間內提升營收規模與市場影響力。本次調查業者中,全家餐飲為全家便利商店轉投資子公司,事業布局涵蓋代理海外連鎖餐飲品牌、自創品牌以及投資台灣具潛力餐飲品牌。主要代理品牌為日本大戶屋及韓國bb.q CHICKEN。其中大戶屋自2012年取得台灣市場經營權以來,已成為全家餐飲最主要營收來源,2025Q1營收貢獻度高達77%;2018年與韓國BBQ Genesis簽約取得10年經營權的bb.q CHICKEN,在台據點數達18家,並於2024年提早延長10年授權。2024年全家餐飲合併營收年增9.3%、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亦較2024年同期增長13.7%,顯示其多元布局已轉化為實質營運成果,成功強化其在中型餐飲集團領域中的競爭優勢。

食品製造商大成集團自1990年成立家城公司引進漢堡王後(2014年售回予美國總公司)開始跨足餐飲市場,2024年整體餐飲事業營收約NT$40億,營收貢獻度超過3%。目前大成主要代理品牌包括日本勝博殿、鳥貴族以及檀島香港茶餐廳,2005年引進的勝博殿為大成餐飲事業中營收貢獻度最高的品牌,2024年兩岸市場合計營收達NT$17.5億(台灣營收NT$10.84億、中國北京&天津營收NT$6.67億)。2025年勝博殿兩岸規劃共計展店10家、鳥貴族規劃展店3-4家、檀島香港茶餐廳規劃展店2家。除餐廳營運外,大成集團亦延伸出多項具高度整合效益的關聯事業。包括1999年與日本第二大麵包公司敷島麵包(PASCO)及岩井商社共同合資成立岩島成,投入烘焙銷售市場;2019年成立吉福雞舖,將集團禽肉供應鏈優勢延伸至終端熟食零售領域;並成立專業餐飲商場服務品牌好食城,營業據點涵蓋台灣與中國多座城市,展現出大成集團自食品製造延伸至餐飲生態圈整合的長期策略藍圖。

海外布局&異業整合:聯發國際、揚秦、六角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版圖;乾杯、豊漁應用供應鏈優勢建構業外營收支柱

海外布局策略:聯發國際、揚秦國際、六角集團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版圖

本次調查業者中,揚秦國際以旗下「炸雞大獅」為主力輸出品牌,鎖定東南亞市場作為首要布局基地,目前已於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設立37家門市。美國市場於2025年後調整為區域加盟經營模式,首家門市預定年底於維吉尼亞州開幕,目標2026年展店至5家。揚秦國際2024全年營業額年增17.4%、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較2024年同期增長19.9%。

以歇腳亭為核心品牌的聯發國際,2024年推出茶飲品牌UG樂己後重新展現高速成長動能,預估2025年底UG在台店數將突破100家。除歇腳亭以美國及澳洲為主的既有海外布局外(全球門市總數超過500家),UG亦自2025年6月展開國際擴張,目前已切入香港及美國市場,同時規劃進軍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越南等國家,目標3年內於全球展店至500家。受惠於雙品牌並進的策略效益,2025年聯發國際前8個月累計營收較2024年同期翻漲65.6%,確立其由過去單一品牌模式轉型為多品牌、多市場的新經營架構。

異業整合策略:乾杯、豊漁運用供應鏈強項拓展業外營收並強化市場競爭優勢

以燒肉業務為核心的乾杯集團,長期聚焦於牛肉供應鏈與周邊事業發展,與日本領導肉品進口公司日鐵物産株式會社為長期合作夥伴。2017年乾杯集團成立和牛物產,正式切入肉品B2B批發外販市場。2024年外販事業佔乾杯集團營收比例自2023年的8.2%增至13.3%,2025上半年更在成長逾70%的帶動下,營收貢獻度一舉自2024年同期的11.5%攀升至近20%,成為帶動集團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2020年乾杯集團推出自有電商平台乾杯超市,將旗下商品推向零售市場,並於同年度成立寵物食品品牌毛孩乾杯,跨足寵物食品市場,透過將核心肉品供應鏈能力轉化為多元業務布局,確立其以和牛為核心的綜合性食肉企業定位。

旗下擁有初魚鮨、初魚鉄板料亭等7個自有品牌的豊漁餐飲集團,2025年完成對Impromptu by Paul Lee 100%股權收購,首度跨足西餐領域。除餐飲本業外,豊漁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來自旗下貿易事業,透過自有團隊建立跨國採購網絡,在日本和牛、水產品、酒類方面均具備自主進口與穩定供應優勢。2023年豊漁成立豊漁貿易公司,除內供自有通路外,亦積極發展對其他餐飲業者的食材供應業務,同時規劃拓展至百貨通路與超市零售通路,成立精肉鋪、清酒舖等新品牌。此外,豊漁貿易亦為集團拓展國際市場的前哨站,初期鎖定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透過「台灣下單、日本出口」的貿易方式探索當地市場與消費偏好,再視市場成熟度推進品牌輸出與實體門市落地,形成由貿易帶動品牌拓展的海外布局策略。2024年豊漁貿易佔整體集團營收比例達6%,僅次於主力品牌初魚鐵板料亭(58%)與初魚鮨(26%)。

本文為精彩摘要,欲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5【商業數據圖解】2017-2024台灣「連鎖餐飲企業」營收成長率熱力圖

2025【商業數據圖解】2024台灣「餐飲與觀光休閒」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025【關鍵排行圖解】2024台灣「連鎖加盟產業TOP 60」產業成長率與單店營業額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及生活服務業勞動力變化」關鍵數據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另類消費指標」數據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次產業」六都門店數與門店密度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Industry Landscape Analysis】Taiwan Food Service Industry Landscape of Emerging Fo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