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產業

2021台灣「餐飲與觀光」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台灣2021「餐飲&觀光」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 內用&外送餐飲業表現兩極:全服務式餐廳營收持續衰退,快餐速食業規模逆勢擴張 ? 觀光&餐旅業持續重挫:空廚集團轉型求生,觀光旅館邁入產業結構重整 ? 旅行&娛樂業規模倒退20年:中小型國旅業者市佔率逆勢攀升,大型海外旅行社營收全面重挫 2021年台灣餐飲產業首度面臨三級警戒與禁止內用措施,大舉翻轉了餐飲經營者的共同認知:長期以來以翻桌率、來客數、客單價、坪效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正為數位行銷、線上平台、外帶外送服務、以及自有商品開發銷售快速滲透。主要餐飲次產業別中,僅快餐速食與以外送服務為主力的企業營收逆勢增長,帶動麥當勞、八方雲集、漢堡王、咖碼(cama)等業者市佔率攀升。 觀光餐旅業於疫情下進入艱辛的結構重整階段。資金調度及轉型不易的地區性及中小型業者被迫退出,具有充足資本或融通能力的大型連鎖觀光旅館集團因營運基礎相對穩固,市佔率在整體產業規模衰退影響下逆勢提升。不過此類型市佔率擴張並不是受惠於營收成長的有機擴張,而是產業結構重整導致的集中度提升。旅行&娛樂關聯業方面,呈現中小型國旅業者營收逆勢攀升、大型海外旅行社營收全面重挫的罕見情況。僅亞果遊艇營收逆勢大增35.4%,成為少數營運表現亮眼的企業。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彙整台灣餐飲及觀光產業經營數據,以關聯企業在台灣市場年營收金額進行計算,定期發布主要次產業市佔率英雄榜,同時結合市佔率變化與產業集中度等指標進行綜整分析,做為深入觀測台灣餐飲及觀光產業的判讀基礎。

台灣「觀光復甦」產業地圖

3個台灣「觀光復甦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2022歐美旅遊復甦動能轉強:國際旅客規模將恢復至2019年的55%-70% ? 2022單月來台人次創下新高:旅行、住宿、航空業領軍,觀光關聯企業搶佔解封後商機 ? 觀光經濟貢獻指標差異顯著:國旅經濟效益有限,海外遊客仍為旅遊產業關鍵支柱 隨疫苗覆蓋率提升與重症率降低,截至2022年6月初,全球已有45個國家或地區全面取消防疫管制措施,各國邊境管控標準亦逐步放寬,帶動旅客數量顯著增加,重要觀光景點人潮亦逐步湧現,全球觀光產業首度迎來復甦曙光。 UNWTO發布數據顯示,2022Q1國際遊客總數對比2021年同期顯著增長182%,顯示全球旅運復甦動能正逐步增強。台灣方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亦持續放寬入境檢疫限制,2022上半年桃機累計客運量已突破73.4萬人,年增幅達60.8%,推動各家航空公司積極擴增航班與購置新機進行因應,旅行社與飯店業者亦針對解封後復甦商機進行多元布局,包括重啟人力擴編計畫、針對疫情旅遊特性推出多元產品、建置線上作業平台等。 未來流通研究所以2019年疫情爆發前「各產業觀光關聯收入比重」為基礎,爬取旅行、住宿、客運、租車、餐飲、娛樂與零售等關聯業別企業資訊,並比較代表性業者疫情前後營收規模,結合全球熱門旅遊地旅客復甦走勢、各月來台人數等關鍵數據,繪製「台灣觀光復甦」產業地圖,做為觀測解封後各項旅遊關聯產業走向的重要基礎。

2021中日台平價餐飲企業關鍵財務數據排行

3個「2021中日台平價餐飲企業關鍵財務數據排行」新情報news! ? 中港平價餐飲業:連鎖快餐異軍突起,「百勝中國&九毛九」獲利強勁 ? 日本平價餐飲業:「日本麥當勞、壽司郎、すき家」三業態領軍,疫後全面復甦 ? 台灣平價餐飲業:「外帶外送」新族群成為餐飲資本市場新寵 亞洲平價餐飲產業憑藉符合個人飲食剛性需求(如早餐、便當)、以及應用高連鎖家數覆蓋較廣外帶外送範圍(如速食、飲料)等特質,於2021年疫情持續壟罩的環境中重新恢復生機,營收成長及獲利能力均大幅改善。例如中國大陸平價餐飲領導業者「百勝中國」與「九毛九國際」,2021年不僅營收及門店數量創下新高紀錄,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淨利率指標亦攀上近年新高。此外,2021年日本平價餐飲業亦在艱困的疫情後全面復甦,其中營收及獲利數據率先突圍而出的,正是代表西式速食、迴轉壽司及日式快餐三業態的領導企業「日本麥當勞」、「壽司郎」、以及「すき家(Zensho控股)」。 台灣平價餐飲業方面,疫情下具有「高外帶外送比例」經營型態的企業,構成餐飲新族群,成為餐飲資本市場新寵兒。經營數據優異的業者包括咖碼(cama)、八方雲集、路易莎咖啡、美食達人(85度C)以及揚秦國際(麥味登&炸鷄大獅)。2022年1月份甫上櫃的聯發國際(歇腳亭),營收成長及獲利能力表現同樣相當亮眼。 觀察產業長期發展脈絡可以看到,日本餐飲產業自1990年代後期人口總數轉趨衰退後,整體產業家數便持續下滑,而少數能夠維持持續展店並支撐產業活力的,即為平價連鎖餐飲業者。上述產業發展歷程,正是台灣於2020年進入人口萎縮階段後,餐飲產業最重要的標竿課題。

台灣「連鎖型產業」地區規模比較

3個「台灣連鎖型產業地區規模」新情報news! ? 零售產業:「美妝藥局&服飾專賣」高度集中於北台灣市場 ? 餐飲產業:「咖啡館&連鎖速食」台北市佔比遙遙領先;「早餐店&手搖飲」新北市及台中市居首 ? 生活產業:「美麗經濟」台北市奪冠;「健身中心」台中市首度掄元 連鎖經營型態為台灣零售、餐飲、生活等諸多服務業別最主要的商業模式,不僅推動各類服務業別朝向標準化與連鎖化發展,更成為台灣連鎖加盟品牌中,最為多元化且備受加盟主青睞的領域。連鎖型產業地域分布結構變化,反映出內需服務各業於不同城市的發展差異及多元的在地消費偏好,同時也是連鎖企業展店拓點與資源配置的重要參考指標。 2021年主要連鎖產業中,多項業別營運結構高度集中於北北桃組成的北台灣市場,包括零售業中的美妝藥局、服飾專賣、超級市場,以及餐飲業中的咖啡館、連鎖速食、餐館餐廳等,北北桃營業規模佔全台總額比例高達64.5%至56.5%。顯示在高單價及高頻率的消費特性推進下,北台灣市場於上述連鎖型態產業中所具備的獨特戰略地位。另一方面,部分連鎖業別則展現出迥然不同的區域營收結構。例如手搖飲業營收規模分布多年來均集中於中南部地區,2021年佔比最高的地區分別為台中、高雄及台南市,同時也是手搖飲門店數最多的3個城市,門店家數均逾3,000家。 未來流通研究所固定彙整台灣「連鎖型產業」的主要城市營業規模佔比,納入觀測業別包括零售產業的美妝藥局、服飾專賣、超級市場、便利商店、量販賣場;餐飲產業的咖啡館、連鎖速食、餐館餐廳、早餐店、手搖飲;生活產業的KTV、美體按摩、美髮理髮、洗衣店(包含自助洗衣)、健身中心等,藉以分析觀察以連鎖經營型態為主的產業別地域性發展趨勢變化。

台灣連鎖餐飲業「門店密集度與單店營業額」六都數據解析

4個台灣連鎖餐飲業「門店密集度&單店營業額」新情報news! ? 速食店:疫情下單店營業額成長冠軍,台北市單店營收增長24.0%居首 ? 早餐店:門店密集度&單店營業額雙雙成長,新北、桃園、台中成長強勁 ? 咖啡館:疫情期間單店營收下挫10.6%,門店總數&密集度續創新高 ? 手搖飲:疫情期間單店營收微幅下滑,門店總數成長16.8%再創新高 連鎖速食、早餐店、咖啡館、手搖飲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平價連鎖餐飲業別,2019-2021年疫情期間內全台門店密集度普遍提升5%至15%,反映出平價連鎖餐飲企業在疫情下持續拉高市場覆蓋率的策略意圖。其中新北市及桃園市「手搖飲店」門店數大幅成長逾28%,成為業者布局重點戰場。

2021台灣流通企業關鍵財務數據排行

4個「2021台灣流通企業關鍵財務數據排行」新情報news! ? 營收成長率:「航運承攬」&「外銷及家電家具零售」疫情下營收規模大幅躍進 ? 營業利益率:大型「海運集團」全數進榜,營利率創下歷史新高 ? 每股盈餘:「航運承攬」&「電商生態圈」企業每股獲利亮眼 ? 股東權益報酬率:「航運承攬」&「電子商務」企業進榜最多,新上櫃「聯發國際」成唯一入榜餐飲企業 觀察2021年流通企業關鍵財務數據排行可以看到,航運及關聯服務業表現極其亮眼,不僅企業營收大幅成長,獲利能力亦同步站上歷史新高。使2021年關鍵財務數據排行中,極為罕見的在各項財務經營指標排名上出現由同類型產業族群佔據領先席次的獨特情勢。

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新情報news! ? 2021觀光旅館營運冰火兩極:產業規模重挫16.4%,但風景區指標業者表現亮眼 ? 區域差異擴大:南投縣旅館平均房價13,868元再創新高、台北市旅館住用率24.6%持續探底 ? 2021海外&本土旅客人次雙降:海外旅客跌至56.6萬歷史新低、國旅退燒本土旅客年減16.2% 2021年全球疫情持續延燒,不僅海外觀光旅客來台規模持續縮減,本土旅遊市場也因受三級警戒措施影響出現萎縮,對台灣觀光旅館產業形成雪上加霜的嚴峻衝擊:觀光旅館產業規模在2020年重挫32.4%的基礎上,2021年持續衰退16.4%至新台幣338.6億,不僅規模縮減至1999年的水準,更創下近21年來新低紀錄。 2021年台灣觀光旅館產業面臨兩極化的「地區性差異」問題:做為本土旅遊熱點的南投、宜蘭及花蓮地區觀光旅館營運表現亮眼,平均房價甚至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準;但觀光旅館產業規模最為龐大的北部都會地區,由於企業營收高度仰賴境外遊客,雖疫情下業者迅速回防搶攻本土旅遊市場,但營業額及住用率仍持續探底。 值得注意的是,涵碧樓、瑞穗天合、北投麗禧等部分具有觀光景點區位優勢的業者,在疫情下深耕頂級客源,塑造出高價精緻旅遊風格,展現出優異平均客房收益(Revenue

2021台灣消費與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行

3個「2021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名」新情報news! ? TOP20 成長產業類型:海空貨運&倉儲、新居家生活消費、數位行銷&通路銷售 ? TOP20 衰退產業類型:實體休閒&內用餐飲、大眾運輸&旅行、疫後退燒產業 ? 2018至2021年成長趨勢產業:不動產相關、專業訓練、美麗商機、寵物周邊、高齡社會 2021年5月台灣啟動全境三級警戒措施,導致部分消費與生活產業營收遭受重挫。不過第四季疫情趨緩後,諸多內需服務業強勁反彈,使2021全年消費&生活產業歷經更為劇烈的動盪變化。

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數據總覽

3個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數據」新情報news! ? 2021年台灣整體餐飲業銷售額創下近20年首度年衰退紀錄 ? 便當店、早餐店、手搖飲店逆勢成長;娛樂餐館、外燴、吃到飽餐廳遭受重創 ? 餐飲產業雲端化:線上點餐系統、加入外送平台、擴大網路銷售 2021年5-7月台灣實施全境三級警戒措施,餐飲業首度面臨全面禁止內用的嚴峻挑戰,加上內用需採梅花座與加裝隔板等防疫措施更延續至10月份,對於餐飲企業營運形成巨大衝擊,2021年整體餐飲業規模創下近20年來首度年衰退紀錄。 受疫情衝擊最顯著的次產業別以大型社交性餐飲業態為主,導致部分企業在金流斷鏈及固定成本的負擔下陷入存亡抉擇之際。不僅如此,疫情前營收成長與展店力道強勁的「吃到飽餐廳」2021年也遭受嚴重衝擊,首度陷入營收衰退的艱鉅挑戰,跌幅位居餐飲各業中第3高。 另一方面,平價餐飲次產業別受惠於緊扣民生剛需的產業特性以及高外帶外送比例等因素,連續2年營業額於疫情下逆勢增長。「早餐店」與「手搖飲店」營收增幅甚至高於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成長表現。2021年快餐業(Quick

台灣「食品與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地圖

3個「台灣食品&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冷鏈物流需求規模急遽擴增,業者大舉拉高資本投入 ? 快遞宅配&超商業者參戰,全力搶佔最後一哩低溫配送商機 ? 疫情下低溫醫藥物流高速增長,3PL綜合物流企業積極跨足 在低溫食品市場高速成長及疫苗運輸需求勁揚帶動下,主運低溫食品(包含蔬果、畜禽肉、水產品、乳製品、冷凍/冷藏加工食品、等)及醫藥品(疫苗、注射針劑、口服/外用藥品、血液製品等)的冷鏈物流需求規模大幅成長。2020年全台約8.1萬輛營業貨車中,約9,680輛貨車有載送低溫商品,年成長幅度高達41.9%,佔全台營業貨車數量比例同步攀升至12.0%,年增3.5個百分點。若與2017年相較,有載送低溫商品車輛數更翻漲超過1倍,反映出台灣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強勁的成長動能。 冷鏈物流不僅為農產品與低溫食品朝向規模化與高品質化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疫苗等醫藥製品全鏈儲運過程品質管控的關鍵。由於具備高外部效益,冷鏈物流為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近年施政重點。台灣冷鏈物流產業以大型3PL低溫物流B2B/B2C儲運與1PL集團自建低溫物流為主體,近年在疫情影響下,低溫物流B2C/C2C宅配、低溫空運倉儲、低溫醫藥物流領域重要性顯著提升。吸引業者加速布局低溫物流園區/低溫倉儲、低溫幹線運輸、低溫城市配送等業務,共同構成台灣低溫運配產業風貌。 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彙整台灣冷鏈物流產業數據情報,繪製2022台灣「食品&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地圖,透過資訊圖象呈現冷鏈物流產業各領域主要業者經營數據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出3項觀察重點,做為觀測冷鏈物流產業的重要參考佐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