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情報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次產業」六都結構與單店營業額解析

3個台灣餐飲次產業「六都結構&單店營業額」新情報news! 💡 內用型餐飲業別:台北市餐廳規模佔比居全台首位、台中市餐酒館/酒吧單店營業額遙遙領先 💡 快餐&外帶外送餐飲業別:高雄市蟬聯便當/自助餐規模佔比冠軍、連鎖速食店單店營業額一枝獨秀 💡 早餐店&飲料業別:台北市咖啡館規模佔比近50%,新北市、台中市稱霸早餐店、手搖飲/冰果店 餐飲產業緊扣「國民的胃」,因此營業規模與人口結構、人均所得、支出結構等指標息息相關。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六都合計人口總數佔全台比例達69.7%,高度都市化的人口分布特徵亦同步反映在餐飲產業的地理組成結構之上:2023年六都餐飲產業合計營業額佔全台比例逾80%,其中台北市以近30%的優勢佔比遙遙領先,其下依序為台中市、新北市、高雄市、桃園市以及台南市。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新情報news! 💡 2023 整體餐飲產業走勢:餐飲產業維持強勁復甦,營業規模年增17.5%創下2004年後次高 💡 2023 餐飲產業關鍵因子:外食費用CPI年增幅創下通膨危機後次高,營業家數成長幅度自低谷回升 💡 2023 餐飲業共通性經營困境:疫情干擾佔比下滑46.4個百分點,食材採購成本與勞動力不足成為疫情後新課題 2023年台灣餐飲產業迎來全業別復甦,整體營業規模成長幅度寫下2004年後次高外,產業規模亦首度站上7,868億元新高點。其中吃到飽餐廳與一般餐廳業為本次調查中營業額年增幅TOP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2023跨境電商進口趨勢:歷經疫情期間大幅增長,進口包裹金額自2020年後首度衰退1.4% 💡 2023跨境電商出口趨勢:出口包裹連續兩年價量齊跌,2023出口金額年減6.5% 💡 TOP 10 綜合電商平台海外流量年減18.8%:Pinkoi海外流量佔比首次突破30%續創新高、東南亞流量逆勢增長為第3大海外來源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數據」新情報news! 💡 2023年實體零售通路維持強勢增長,帶動整體零售產業規模年增6.9%至4.6兆元新高 💡 百貨公司、免稅商店、服飾專賣、汽機車零售成長強勁;量販&超市、3C&家電、建材專賣零售陷入衰退 💡 純電商業規模全年增幅降至1.9%歷史新低;實體零售業中服飾專賣網路銷售額增幅居冠、綜合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最高 2023年全球主要國家零售業表現逐步回穩,其中美國零售業(retail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3Q4購物季電商平台流量解析

3個「台灣2023Q4 購物季電商平台流量」新情報news! 💡 TOP 10綜合電商平台:2023H2電商產業景氣逐步回暖,惟TOP 10平台Q4合計流量仍年減12.7% 💡 實體零售B2C電商平台:流量成長表現亮眼,UNIQLO、誠品、GU、全聯線上購流量再創新高 💡 生鮮食品專賣電商平台:疫情紅利逐步流失,鮮拾、無毒農、悠活農村、台灣好農奠定堅實基礎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疫情前後「關鍵零售品類」市場規模與通路結構

3個台灣「疫情前後關鍵零售品類市場規模&通路結構」新情報news! 💡 食品&生鮮類:超市/量販/藥妝通路銷售佔比提升;服飾鞋襪類:疫情後電商通路晉身第3大銷售通路 💡 藥品&醫材類:疫情期間銷售規模增長81.4%,量販店佔比擴張13.6個百分點;寵物食用品類:疫情期間銷售規模成長37.3% 💡 3C資通訊類:電商銷售佔比首度突破30%;家電類/家具寢具類/美妝保養類:疫情後電商平台躍居第2大銷售通路 台灣整體零售市場中,2022年民生消費品&FMCG銷售總額達新台幣2.6兆元,與2019年疫情前相較成長10.6%;消費性耐久財(Consumer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物流數位科技」產業地圖

3個台灣「物流數位科技」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智慧倉儲解決方案:應對勞動力匱乏及成本上升挑戰,2024-2029亞太區自動化倉儲市場CAGR達17.3% 💡 AMR/AGV/機械手臂:亞太地區為全球工業機器人兵家必爭之地,本土大型電子&汽車集團跨界搶進

【商業數據圖解】2018-2023台灣「零售與電商」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

3個「台灣零售&電商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新情報news! 💡 綜合零售業:免稅店疫後復甦力道強勁、民生通路重返長期發展軌道、百貨公司短中期營運表現亮眼 💡 專賣零售業:藥局醫材、寵物用品、服飾零售業中期成長幅度亮眼,汽機車&配件零售業2023年增幅最高 💡 無店面&其他零售業:純電商業疫後成長幅度回落至2.1%歷史新低,TV購物&直銷面臨單年度衰退 2023年民眾生活與消費模式隨疫情管制陸續取消,消費力道重新回流至實體場域,而疫情期間興起的食品及防疫物資囤購潮亦趨於平復,個人用品、彩妝、精品等品類買氣回升,出入境人潮同步自疫情期間的低谷快速反彈回升。根據主管機關調查,2023年認為營運受疫情干擾的零售業者比例自2022年的62.2%降至26.4%,顯示零售產業正重返中長期發展路徑,產業成長驅動力自疫情期間的短期過熱性消費移轉至具持續性的常態購物模式與人均所得提升。

【商業數據圖解】2018-2023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

3個「台灣餐飲&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新情報news! 💡 餐飲產業:台灣餐飲產業展現剛性需求特質,吃到飽餐廳、一般餐廳、餐酒館疫後復甦力道最強 💡 觀光產業:來台旅客人數仍低於疫情前水準,但本土旅遊熱潮有效帶動旅館產業疫後反彈 💡 休閒娛樂產業:KTV疫情後成長強勁,夾娃娃機店陷入衰退,健身房、美甲美睫店穩定成長 主計處指出,受惠於零售、餐飲、陸空客運、旅宿以及休閒娛樂等相關服務消費大幅增加,2023年台灣民間消費表現暢旺。推估2023全年GDP成長率約1.42%,其中民間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高達3.82個百分點,遠高於國外淨需求(-0.04個百分點)與固定資本形成(-2.14個百分點)等其他主要構成項目。從懸殊的數據表現可以看出,疫情後持續走強的內需消費動能意外成為推動2023年台灣GDP成長的獨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