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子支付產業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電子支付產業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高用戶留存率支撐台灣電支市場逐年穩定成長,2021Q1三大業務總額年增超過一倍 ? 台灣行動支付使用比例高度集中綜合零售通路,吸引關聯業者積極參戰 ? 「燒錢搶市佔」戰略形成鉅額虧損,僅兩大票證機構實現盈利 2021Q1台灣電支市場規模依舊穩定成長,3大電支業務總額年增超過一倍,儲值金額首度突破300億元,街口支付、LINE Pay Money、玉山銀行等TOP
3個「台灣電子支付產業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高用戶留存率支撐台灣電支市場逐年穩定成長,2021Q1三大業務總額年增超過一倍 ? 台灣行動支付使用比例高度集中綜合零售通路,吸引關聯業者積極參戰 ? 「燒錢搶市佔」戰略形成鉅額虧損,僅兩大票證機構實現盈利 2021Q1台灣電支市場規模依舊穩定成長,3大電支業務總額年增超過一倍,儲值金額首度突破300億元,街口支付、LINE Pay Money、玉山銀行等TOP
3個台灣「電子支付」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2020年台灣電支產業規模翻漲,3大業務金額與使用人數成長106.1%及70.2% ? 街口支付與Line Pay Money競爭優勢鮮明,台灣電支產業形成兩強爭戰 ? 大型零售通路與電商平台跨界搶進,拉升產業競爭強度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民眾為降低接觸傳染風險並維持安全社交距離,選擇不需任何實體媒介即可完成交易的行動支付比例大幅提高,加上數位金融技術成熟度提高,帶動2020年台灣行動支付與電子支付普及與應用速度顯著攀升。
3個台灣「2020全年消費性食飲品與生活用品內銷變化」新情報news! ? TOP 20 銷售成長商品:防疫型商品全面暢銷、居家小確幸商機爆發 ? TOP 20 銷售衰退商品:社交工作備品銷售下滑、常年熱賣商品意外衰退 ?
3個台灣「2020全年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 20變化排名」新情報news! ? TOP 20 成長產業類型:非店面購物、疫後生活型態、不動產關聯服務 ? TOP 20 衰退產業類型:交通運輸、旅遊零售、3密型服務業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新情報news! ? 2020年台灣觀光旅館業營業額重挫32%,產業規模創下10年新低 ? 台北成為疫情衝擊重災區:觀光旅館平均住用率跌至28%、平均住房價格衰退21% ? 國旅人次年增26.5%創下歷史新高,但仍無法彌補海外旅客人次驟降81%嚴峻挑戰 各國嚴格實施邊境管制影響下,觀光旅館業成為最直接面對疫情衝擊的產業之一。即使在疫情管控相對得宜的台灣,仍因海外旅遊人潮急遽縮減,導致旅館產業陷入艱難處境。尤其在疫情影響最為嚴峻的2020年4月份,台灣觀光旅館業整體住用率甚至一度降至15%的低點。雖然2020下半年受惠於國旅潮爆發拉升住用率回穩,但全年觀光旅館業營業額仍難擋疫情造成的龐大衝擊,整體規模與2019年相較重挫32.4%,產業規模退縮至2010年水準,創下10年來新低。 2020下半年迎來的報復性國旅浪潮成為觀光產業注目焦點,但於此同時,已有多位觀光業專家前輩不斷提醒,雖然風風火火的國旅潮確實能夠發揮及時雨功效,緩解產業於疫情期間受到的損害,但伴隨而來的潛在風險亦不可忽略,無論是過度側重單一市場、或是因短期內旅客潮暴漲導致旅遊品質價高質低等,均無法引導產業走向持續性健全發展的正確方向。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應用產業數據分析觀光旅館營運實況亦發現到,雖然國旅浪潮確實拉高旅遊人次並提升旅館住用率,但整體觀光旅館產業卻同步面臨到多項「結構性虛胖」問題:例如做為國旅熱點的風景區與花蓮地區旅館住用率暴增,但觀光旅館產業規模最為集中的北部都會區,卻仍持續深陷住用率低迷困境;此外,雖然觀光旅館業單月服務旅客人次於2020年8月份後已超越疫情前水準,但整體產業營收卻未得以同步回升,不僅印證上述觀光業專家所提出的產業觀察,也顯示國旅浪潮下仍有相當一部分市場是由低價競爭、高額折扣所構成。
3個日商布局台灣「零售電商 & 商用不動產業」新情報news! ? 2020全年批發零售業日商來台投資金額逆勢翻漲358%,日商在台投資10年長期戰略逐步成形 ? 日商出海交織綿密台日企業合作網絡,共同在台推進日系商業生態圈 ? 日本綜合商社攜手零售企業,艦隊出海爭取亞洲內需消費市場紅利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海外投資縮手加上嚴格的邊境管制,導致各國來台投資金額總計年減18.3%,其中製造業、運輸倉儲業、住宿餐飲業、資通訊傳播業等業別年跌幅均超過60%。不過,在台灣疫情控制相對得宜的基礎上,依舊有部分產業領域的海外投資規模逆勢成長,例如不動產業、金融保險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等,2020年吸引境外投資金額漲幅均超過20%。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強烈衝擊了全球生活與流通各產業層面。雖然台灣疫情相對可控,但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從生活動線、工作方式、消費模式、休閒育樂到居家計畫,台灣社會同樣也迎來前所未見的全面性轉變。 對流通產業而言,2020無疑是艱辛的一年,疫情將各種高強度難題壓縮式的加諸於企業。不過,在形成艱難挑戰的同時,也為部份次產業別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契機,例如線上全產業的爆發性成長、實體零售刻不容緩的數位抗疫戰爭、宅配物流業的大放異彩、連鎖餐飲與外送平台的戲劇性發展、以及觀光旅遊業的多角化跨足與轉型等。 因此,在2020年年末,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精選並彙整今年度最具商機與產生關鍵變化的12項產業別,應用【產業地圖圖解】工具進行盤點分析,提供給夥伴們參考。 產業地圖是產業分析初入門的絕佳工具,有助於快速精確地洞察產業發展脈絡與關鍵議題,例如主要企業間的合縱連橫、整體產業的集團對抗與聚合、不同業者側重的經營重點與護城河等。按圖索驥掌握地圖中交錯的元素,能夠做為觀測一項產業相當扎實的基礎。 希望我們的產業地圖不僅能夠提供今年度的情報洞悉,也可以為大家帶來迎向明年度的創見與勇氣。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3個「台灣餐飲外送平台」商業數據新情報news! ? 台灣餐飲外送平台滲透率僅1.6%,具高成長潛力 ? 2020上半年高黏著度用戶數翻漲超過800%,帶動會員制度進場 ? 2020 Q3台灣餐飲業全面復甦,吃到飽餐廳產業規模同期爆增14.4%最高 2020年疫情爆發,民眾在宅時間拉長、外出用餐頻率下滑,導致長期以實體門店做為服務基礎的餐廳與零售產業遭受到龐大衝擊,如何在削減門店端營運費用的同時開拓新的營收來源,成為零售與餐飲業者今年以來的共通課題。 也因此,能夠快速在既有門店與設備基礎上延伸觸及消費者的「配送到宅服務」受到前所未有的注目,甚至被稱為是在疫情高壓下「別無選擇」的求生方案。餐飲業導入外送服務的比例在2020年迎來大幅度成長。以外送平台為核心,餐飲業的經營模式、店鋪型態、以及整體服務鏈上的勞動力配置都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折。
3個「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競爭地圖新情報news! ? 外資雙雄+本土新創+異業跨界,形成台灣外送平台豐富產業生態 ? 2020年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可望突破全年百億規模 ? 2020年4月台灣外送平台滲透率創下2.79%歷史新高,且仍具高度成長潛力 2020年全球疫情下最耀眼的流通次產業,莫過於餐飲外送平台產業。以外送平台為核心,包括台灣在內,全球許多國家的餐飲業經營模式與店鋪型態都迎來了大幅度轉變。 2012年foodpanda進入台灣、2016年Uber Eats宣布登台,台灣餐飲外送市場開始逐步增溫。目前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已形成兩大外資龍頭對抗、本土新創湧入、以及專業第三方物流、不動產服務、資訊系統、電商平台異業跨足的豐富產業生態。
3個台灣「零售集團布局」新情報news! ? 統一流通次集團成為台灣第一個「生活全通路布局」集團 ? 覆蓋消費者「全生命週期」的多元消費通路優勢 ? 形塑台灣未來多元生活通路樣貌的注目集團 做為承載民眾剛性需求的生活通路零售業,不僅是各國消費類股中最重要的構成份子,也成為評斷各國生活水準與社會流通效率的關鍵指標。因此全球各個成熟消費市場均培育出知名的大型生活通路零售集團,例如美國的Walmart及Costco、法國的Carrefour、英國的TESCO、德國的Metro以及日本的7&i等。 以生活通路為範疇,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爬取了台灣相關零售集團數據與公開資訊,繪製出2020台灣生活通路產業競爭地圖。在觀察台灣零售集團布局的同時,也思索台灣生活通路的未來樣貌。我們可以看到,統一集團果然是台灣佈局最完整的生活通路,涵蓋零售、電商、餐飲、支付、宅配以及觀光等多元服務,成為支撐眾多消費者的生活基礎設施。 其次則是近年透過大舉併購快速拓展經營版圖的全聯集團,除了是台灣市佔率遙遙領先的第一大超市通路外,去年也推出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