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產業

台灣「電子支付與純網銀」產業地圖

3個台灣「電子支付 & 純網銀」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疫情帶動2021年電子支付市場高速增長:3大業務金額合計超越3,000億元再創新高 ? 電支產業點燃生態圈對抗:一卡通MONEY、街口支付雙雄累計開戶人數2022Q1突破千萬大關 ? 大型競爭者強勢參戰:全盈支付、全支付、純網銀加入,拉高產業競爭強度 台灣非現金支付以信用卡、簽帳卡等實體卡為主體,行動及電子支付普及率較低,2015年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通過後,整體數位支付市場才迎來成長。以支付金額做為指標可以看到,2021年全台28家營業電支機構交易&轉帳總額(不含儲值金額)達1,496.0億元,佔整體非現金支付金額比例約2.8%,較2020年提升1.1個百分點,2022Q1進一步拉高至3.5%,雖然佔比仍低,但成長力道十分強勁。

台灣「電子支付&純網銀」產業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電子支付&純網銀產業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2021年電支交易金額首度超越儲值卡,電支轉帳金額疫情下再創新高 ? Line Pay Money首度奪下轉帳&儲值金額冠軍,街口支付穩坐交易規模&總使用人數龍頭 ? 「電支機構&純網銀」經營虧損普遍加劇,僅悠遊卡公司實現盈利 2021年全台合計共28家開業營業電子支付機構,交易、轉帳及儲值3項核心業務金額合計達新台幣3,124.5億,年增92.3%。其中交易金額年增49.8%至877.4億;轉帳金額年增131.5%至618.6億,為3大業務中成長幅度最顯著的項目;至於儲值金額則年增110.8%至1,628.5億。使用人數方面,2021全年電支機構累計使用人數一舉突破1,500萬,年增34.2%。

台灣零售業「門店密集度與單店營業額」六都數據解析

3個台灣零售業「門店密集度&單店營業額」新情報news! ? 便利商店業:門店密集度增至每店覆蓋1,582人,逼近冠軍指標國家南韓 ? 超級市場&量販賣場業:門店密集度&單店營業額雙成長,台北市增幅最大 ? 百貨公司業:門店數量持續下滑、單店營業額逆勢成長,台中市蟬聯單店營業額冠軍 「門店密集度」&「單店營業額」為攸關實體零售業經營成效及企業評價的關鍵數據。尤其連鎖型態實體店商業模式,係以「單店模型」做為可複製擴張、立地選址及成本效益之決策基礎,因此相關量化數據更是策略推進時的重要依據。 便利商店、超級市場、量販賣場、百貨公司為台灣營運規模最大的實體綜合零售業別。在門店密集度方面,超商、超市、量販業門店密集度於近兩年疫情期間仍逆勢攀升,反映出大型連鎖企業在疫情下仍維持展店的積極應對策略。其中做為高門店密集度代表的超商業,每間門店平均覆蓋人數自2019年的1,749人降至2021年為1,582人,已十分接近該項指標全球冠軍國南韓(約1,200人)。 單店營業額方面,超商、超市與量販業以剛性民生採購需求為銷售主力,支撐單店營業額於疫情下維持增長。其中超市業受惠於近年積極開展的門店大型化戰略,平均單店營業額自2019年的新台幣1億1,516萬成長至2021年達1億3,861萬,增長幅度高達20.4%,遠高於其他實體綜合零售業別。

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新情報news! ? 2021觀光旅館營運冰火兩極:產業規模重挫16.4%,但風景區指標業者表現亮眼 ? 區域差異擴大:南投縣旅館平均房價13,868元再創新高、台北市旅館住用率24.6%持續探底 ? 2021海外&本土旅客人次雙降:海外旅客跌至56.6萬歷史新低、國旅退燒本土旅客年減16.2% 2021年全球疫情持續延燒,不僅海外觀光旅客來台規模持續縮減,本土旅遊市場也因受三級警戒措施影響出現萎縮,對台灣觀光旅館產業形成雪上加霜的嚴峻衝擊:觀光旅館產業規模在2020年重挫32.4%的基礎上,2021年持續衰退16.4%至新台幣338.6億,不僅規模縮減至1999年的水準,更創下近21年來新低紀錄。 2021年台灣觀光旅館產業面臨兩極化的「地區性差異」問題:做為本土旅遊熱點的南投、宜蘭及花蓮地區觀光旅館營運表現亮眼,平均房價甚至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準;但觀光旅館產業規模最為龐大的北部都會地區,由於企業營收高度仰賴境外遊客,雖疫情下業者迅速回防搶攻本土旅遊市場,但營業額及住用率仍持續探底。 值得注意的是,涵碧樓、瑞穗天合、北投麗禧等部分具有觀光景點區位優勢的業者,在疫情下深耕頂級客源,塑造出高價精緻旅遊風格,展現出優異平均客房收益(Revenue

2021台灣消費與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行

3個「2021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名」新情報news! ? TOP20 成長產業類型:海空貨運&倉儲、新居家生活消費、數位行銷&通路銷售 ? TOP20 衰退產業類型:實體休閒&內用餐飲、大眾運輸&旅行、疫後退燒產業 ? 2018至2021年成長趨勢產業:不動產相關、專業訓練、美麗商機、寵物周邊、高齡社會 2021年5月台灣啟動全境三級警戒措施,導致部分消費與生活產業營收遭受重挫。不過第四季疫情趨緩後,諸多內需服務業強勁反彈,使2021全年消費&生活產業歷經更為劇烈的動盪變化。

2020台灣「物流&交通」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台灣2020「物流&交通」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 電商&連鎖零售產業需求爆發,快遞宅配、消費性物流重返高速成長 ? 全球缺櫃塞港、海空運價飆漲,拉動海洋運輸、承攬報關、倉儲業別逆勢擴張 ? 大眾交通系統疫情下全面重挫,航空運輸、汽車客運/計程車、軌道運輸遭遇歷史性跌幅 「市佔率」在產業研究與投資評價領域中,是能夠決定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更是判斷企業能否取得大規模成功的重要估值指標。在物流交通領域中,高市佔企業通常擁有在運配產業中十分關鍵的「規模經濟」優勢,無論是在運作效率與彈性、單位成本、議價能力、覆蓋配送範圍,以及對於客戶及託運人的信賴程度上,都具備較對手更強的競爭優勢。 物流&交通業在產業經濟研究領域中,屬於「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型產業。物流業掌握供應鏈運能及存貨水位,其營運狀況對於其他產業景氣皆具有一定的預先判斷參考價值。而交通業更是民眾在工作通勤、觀光消費等核心社會活動中重要的宏觀參考數據。持續觀測追蹤物流&交通業市佔率變化以及產業集中度,有助於更加精確地判斷整體產業與個別企業的經營態勢。尤其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物流&交通產業面臨前所未見的經營衝擊,更成為觀察台灣物流&交通產業市佔率變化的極佳時點。

2020台灣流通業「連鎖型企業」營收排行TOP 60

4個2020台灣流通業「連鎖型企業」營收排行新情報news! ? 綜合零售業:連鎖企業平均規模最大,民生消費通路表現優異 ? 專賣零售業:疫情經濟帶動,3C家電與美妝藥局企業脫穎而出 ? 餐飲服務業:疫情迫使連鎖餐飲企業面臨近20年最大衰退 ? 休閒育樂&生活家居業:娛樂業全面重挫,生活家居連鎖通路一枝獨秀 台灣為亞洲連鎖型企業發展最蓬勃的市場之一,尤其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餐飲等業別,皆已形成規模龐大且獨具特色的連鎖生態體系,不僅吸引許多跨國連鎖企業投資布局,良好的績效表現甚至成為不少外資企業全球經營成效最佳的地區事業體。

2021H1台灣消費&生活商品TOP 20銷售變化排名

3個「2021H1台灣消費&生活商品TOP 20銷售變化排名」新情報news! ? TOP 20 銷售成長商品:宅居補給、防護清消、運動保健、疫後反彈 ? TOP 20 銷售衰退商品:彩妝保養、工作餐食、社交外出、疫後退燒

2021H1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名

3個「2021H1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20變化排名」新情報news! ? TOP20 成長產業類型:數位行銷、海空貨運、新居家生活消費 ? TOP20 衰退產業類型:實體空間、大眾運輸&觀光旅行、疫後退燒業別 ? 2020H1-2021H1未入榜特殊業別:少子高齡化、數位化服務 2021年1-4月份台灣市場迎來疫情後的強勁復甦,受惠於民眾高漲的消費熱情,不少零售及餐飲次產業別紛紛創下同期成長幅度的新高紀錄。不過5月中旬本土疫情爆發,台灣首次啟動覆蓋全境的三級警戒措施,導致消費人潮驟減,特定產業項目遭受前所未有的營收重挫。由於2021上半年台灣消費與生活產業較過往呈現更為劇烈的動盪變化,因此本次調查特別將2021H1及2021年5-6月份營收變化排名劃分為不同圖表呈現,藉由更精細的區隔協助會員針對期間產業變化進行精確判讀。

台灣「流通&生活服務業勞動力分布」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流通 & 生活服務業勞動力分布」新情報news! ? 批發零售業胃納服務業最多就業人口,住宿餐飲業青年就職比例近六成 ? 2021H1核心服務業職缺率迎來劇變,運輸倉儲業平均空缺時間超過5個月 ? 2020核心服務業薪資變化兩極,運輸倉儲業為唯一時薪下跌業別 台灣流通及生活服務產業以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為3大核心服務業別,並涵蓋豐富多元的生活支援服務產業,不僅承載著台灣大量就業人口,也直接反映出民眾的生活型態與消費模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