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24台灣「零售與電商企業」營收成長率熱力圖
3個台灣「零售&電商企業」營收成長率熱力圖關鍵情報: 💡 百貨&電商:產業高速擴張後面臨成長回落挑戰,大型領導業者出現衰退訊號;91APP、台北101、米斯特、欣新網成長強勁 💡 超商&超市量販&藥妝:展現民生通路穩健營運特徵,領導業者增幅高於產業均值;全聯、好市多、康是美、寶雅增幅最高 💡 本業獲利能力排名:91APP、寶雅、床的世界、漢神購物中心表現最佳;社群經營、會員經濟、行銷科技成通用型零售科技 零售產業的營收成長率為衡量業者競爭強度與判斷產業生命周期位置的關鍵工具。應用於長期分析,能夠有效排除季節性或短期波動因素,辨識產業是否存在結構性成長動能,並作為預測未來產業規模與競爭格局的基礎;應用於短期分析,則可藉由不同業別或業者間的差異化表現,協助識別潛在市場機會,成為企業策略制定與投資決策判斷的依據。本次調查採熱力圖視覺化方式,透過色階梯度呈現2017至2024年間代表性零售與電商企業營收變化幅度,以掌握零售版圖的長期規模起伏與變化走勢。 本次調查顯示,分別代表線下與線上兩大主要銷售通路的百貨商場與電商網購業,為近年景氣循環中波動最顯著的業別。2020-2021年間受疫情影響,多家百貨業者營收顯著衰退,同期間電商業者則迎來高速成長;2022-2023年隨疫情趨緩與消費回流,百貨業者營收強勢回升並重回成長軌道,電商企業增長動能則出現弱化。不過,2024年百貨及電商代表性業者同步出現營收衰退訊號,且2025H1百貨及電商業規模年增幅分別降至0.1%及2.3%,顯示上述兩大業別近期均面臨高度需求不確定性與成長趨緩挑戰,企業間競爭強度提升,市場再度出現價格折扣戰、業務重整轉型、企業併購及退出等競爭動向。 便利商店、超市量販、藥妝藥局產業受惠於所在市場的民生剛性需求特質,多數業者展現長期穩定的營收增長及獲利水準,不僅反映出優異的景氣抵禦能力,亦為資本市場中具備穩健投資回報的代表族群。調查期間(2017-2024年)雖歷經疫情衝擊,但業者仍普遍展現相對穩定的營收成長,僅少數年度陷入微幅衰退。本次調查中,全聯、好市多(COSTCO)、統一生活事業(康是美)、大樹藥局、杏一等業者本業營收於全調查年度中均呈現正向成長。2025H1超市產業規模年增6.6%,創下2020年後同期最高增幅,量販及超商產業亦分別成長5.2%及4.6%,在整體零售產業呈現衰退趨勢的背景下,均展現出珍貴的穩健成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