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產業

台灣「餐飲次產業」六都門店數與門店密度解析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次產業」六都門店數與門店密度解析

3個台灣「餐飲次產業」六都門店數&門店密度關鍵情報: 💡 2019-2024門店增幅強勁:便當/自助餐店大漲39.5%、新北&桃園市增幅最高;咖啡館成長36.5%、新北市淨增182家最多 💡 2019-2024門店增幅穩健:餐酒館/酒吧、手搖飲/冰果店、早餐店、麵店/小吃店穩定擴張,展現平價剛需市場特徵 💡 2019-2024門店增幅較緩:一般餐廳業增長13.8%、新北市淨增1038家最多;連鎖速食店增長13.4%、台中市淨增50家最多 不同於「產業營收規模」主要反映市場景氣與短期成長動能,「產業門店家數」變化反映的則是企業與投資方對於市場前景的預判與投資信心,更加貼近中長期資本挹注潛力及業者布局意向,不僅可做為觀察整體產業生命週期、競爭態勢與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對於商業地產、軟硬體設備商、原物料供應及人力服務業者亦具有高度參考價值。本次調查餐飲產業為民生消費核心載體,其營業規模、門店數量與地理分布結構緊扣區域人口結構、都市化程度、人均消費等經濟&社會基礎指標動態變化。不僅可做為衡量內需消費動能與服務業發展潛力的前端指標,觀察門店數量及密度變化亦有助於分析所在地區產業競爭飽和度、經濟活絡程度、民眾生活型態、餐飲偏好以及消費信心強弱變化等關鍵因子。

台灣「生活次產業」六都門店數與門店密度解析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生活次產業」六都門店數與門店密度解析

3個台灣「生活次產業」六都門店數&門店密度關鍵情報: 💡2019-2024門店增幅強勁:健身房翻漲71.3%、台中/台北/桃園淨增家數最多;課業補習班增42.1%、不動產仲介增36.4% 💡2019-2024門店增幅穩定:美容美體店成長24.1%、新北/台中門店增開最積極;洗衣店增15.0%、夾娃娃機店增14.1% 💡2019-2024門店增幅疲弱/衰退:美髮院業成長10.7%、桃園市展現最高增幅;KTV業店數下滑13.5%、為調查中唯一衰退業別 不同於「產業營收規模」主要反映市場景氣與短期成長動能,「產業門店家數」變化反映的則是企業與投資方對於市場前景的預判與投資信心,更加貼近中長期資本挹注潛力及業者布局意向,不僅可做為觀察整體產業生命週期、競爭態勢與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對於商業地產、軟硬體設備商、原物料供應及人力服務業者亦具有高度參考價值。本次調查生活產業涵蓋範疇多元廣袤,緊扣民眾日常需求動向與生活型態,能夠透過細微但真實的營運動向反映民間消費信心與經濟活力,甚至可較CPI、GDP或失業率等指標更早反映產業與市場潛在走向,發揮「隱形經濟指標」功能。此外,多數生活產業型態奠基於平價剛需市場,即使面臨較大幅度的經濟波動仍展現高度需求韌性,能夠創造出抗週期性的穩定現金流入,被視為服務業中的防禦型資產,因此近年吸引不少機構投資人及大型連鎖集團積極布局,成為現代化連鎖加盟及創新創業的重要戰場。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軌道經濟」商圈流量與百貨商場產業地圖

3個台灣「軌道經濟」商圈流量&百貨商場產業地圖關鍵情報: 💡 北台灣軌道經濟:2024台灣整體軌道旅客人次突破歷史新高,百貨商場積極進駐北捷南港、松山、台北車站、市政府站周邊 💡 中南部軌道經濟:高鐵站點周邊腹地成為大型商場新戰場,新線段站點開發優勢挹注高雄、台中軌道經濟生態圈新興動能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關鍵情報: 💡 都會區旅館業再創新高:整體產業增幅回落至2.9%,但晶華、君悅、喜來登、萬豪、漢來等大型都會區業者營收續創新高 💡 風景區旅館業價量齊跌:本土旅客流失+海外旅客復甦緩慢,花蓮、南投、宜蘭風景區住房率&平均房價雙雙下跌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2024台灣跨境電商進口趨勢:進口包裹總量年增13%、扭轉連續三年衰退走勢,進口金額年增12%達65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2024台灣跨境電商出口趨勢:出口包裹總量年減2.6%連續4年衰退,近20年出口包裹價量CAGR均低於2%,成長動能平緩 💡 中日美三邊跨境EC市場:跨境EC進出口規模持續增長,跨境電商平台托管模式成為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推進引擎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3個「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關鍵情報: 💡 產業勞動力:2050年人口總量跌破2000萬,零售/物流/餐飲就業人數合計減少88.3萬人,醫療照護人力需求增加33.3萬人 💡 產業成長力:參考日本發展軌跡,核心服務業成長趨緩;電商、超商、藥妝藥局、快餐速食、咖啡館、宅配快遞逆勢擴張 💡

【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物流與交通」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2023 台灣物流&交通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陸上運輸&倉儲:大型宅配業者策略性轉進利基服務、永聯物流開發穩居倉儲市佔冠軍、日本三井物產收購台灣夏暉物流 💡海空運輸&報關:運價下跌致海運&報關業規模重挫;跨境旅運量大增帶動航空業強勢復甦、星宇/虎航等新進業者表現亮眼 💡大眾交通運輸:高鐵市佔穩定擴張、台鐵市佔首度跌破30%;公車&計程車業市佔結構穩定、出行領域吸引大型車商跨足競爭 物流&交通產業歷經2020-2022年疫情期間供需變動衝擊形成的劇烈波動後,2023年各次產業領域迎來趨勢相異的復甦回溫及高峰回落。比較2022及2023年各次產業別市佔率結構與變動,有助於深入了解個別企業經營表現及整體產業趨勢,同時也能夠做為判斷各業別是否已走出疫情影響、重回中長期發展脈絡的參考基礎。

【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3個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新情報news! 💡 整體零售產業銷售結構:汽機車銷售佔比超越食品重返冠軍寶座;3C家電銷售佔比疫情後持續下滑 💡 銷售結構劇變中的通路:電商銷售品類CR3跌破40%、創下歷史新低;超市&量販銷售品類CR3年減逾3個百分點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網路使用行為:「流量紅利」疫後變化

3個「台灣網路使用行為:流量紅利疫後變化」新情報news! 💡台灣網路使用率漸趨飽和:2023年行動上網人口比例達81.8%增長趨緩,社群媒體滲透率80.2%領先東亞地區平均水準 💡流量紅利收縮於特定平台:TikTok&YT使用時間長、LINE使用率遙遙領先;旅遊交通/線上健身/租車叫車/數位影音增長亮眼 💡疫情後數位商流變化動向:資訊觸及點多元化,SNS廣告/品牌網站/評測網站/前置廣告/KOL/個性化推薦,消費者使用率攀升 受到台灣網路流量紅利由增量市場轉進存量市場階段的影響,整體市場成長幅度相對有限,難以再現雨露均霑、遍地開花的市場榮景,但特定網路平台、各式新興數位應用以及數位行銷瞄準使用頻率及使用時長增長的契機,做為在既有人口規模中爭奪消費者網路使用市佔率的重點戰場。例如TikTok及YouTube兩大社群影音平台每月使用時長指標表現優異、做為國民通訊軟體的LINE則在平台使用率、互動率及好感度方面展現顯著優勢;新興數位應用中,旅遊交通、線上健身、租車叫車、數位影音等領域線上銷售額年增幅表現亮眼;數位行銷方面,則可以看到SNS廣告/品牌網站/評測網站/前置廣告/KOL/個性化推薦等管道的消費者使用率明顯提升,成為企業於疫情後競逐流量紅利的關注焦點。

Scroll to Top